很多人都讲,成长的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这话不假,这人的思想与记忆总会告诫着你心中的对错。
动物世界里的弱肉强食就是所谓的对错。
影响你一生的人,可能只是几个文字而已。
影响你一时的人,可能总会在你耳边念叨着所谓的对错。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错,趋吉避凶还是特立独行,若归隐山林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何不关上自己的心房,闭起自己的嘴巴,让沉默变成金子。
“凡静,我可以再简单说说这众生的自由吗?”
凡静没有回答,感觉坐在嫩草上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柔软而又清香。
“这众生自由都是相对的生存自由。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会有一种真正的自由存在。”
“大树的自由不在大海之中,群鱼的自由不再泥土之中,诗人的自由在那个所谓的远方,情感的自由在别人的心中。”
“依赖着你,你赖着它没有本质的区别,在于你,更在于你的心。”
“内心想拥有什么,那种渴望就是一种自由,小孩子的梦想很多都渴望着自由玩耍,大人们的梦想是一种物质财产的自由,生存需要的东西不多,吃饱喝足身体健康。”
凡静还是忍不住打断了刘海的话语。
“那个,秃头刘,我怎么感觉现在自己身体变化了,烦恼也变多了,要自由却增加了对自由的烦恼,这种感觉真的是自由吗?”
刘海起身,摘下叶子装入清水,交给凡静喝下,盘腿坐下。
“这自由与烦恼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自由走心,烦恼也走心,这个心就是一种道理,这道理就是一种道。”
“万物皆有心,有道理,有道,这就是众生之道,这是一种大道,可以解开你内心存在着的心结。”
其实刘海想到了很多事情,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那就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不管你成长的环境多么的优越,那种获取信息的事情还是在于你的内心。
何为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这是一种走心的状态,很微妙也很难讲的明白。
需求点不同,获取文字信息的角度就不会相同,为何有人喜欢诗文而有人却讨厌诗文。
例如下面我自己写的一首心情诗文。
今夜月无眠,清酒他山缘。
犁农作物生,禽兽不如前。
这首诗没有准确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一种随心的状态,你怎么理解都可以,根本就没有一种准确的解释,这诗文是我写的,我想表达的思路很宽广,并没有特定的诗意。
这也就是很多人不喜欢诗文的缘故,太过于虚假并不真实,因为你猜测不到这话到了是什么意思,费脑子也浪费时间,不去想又感觉内心的疑惑困扰着你,当你又去想,或者去询问作者,他们告诉每个人的意思又全部都不相同。
因为人不同,心情不同,当时作者的态度也并不相同。
凡静之前的自由在于离开草堂,当离开草堂后,这自由已经实现了,反而却让凡静沉淀多年的心愿变成了慌神与落寞。
就是如此,当你的心结揭开之时,你会发现自己又失去了什么东西,你会感觉害怕与失落,有心结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反而还可能是一件美妙的自由。
刘海给凡静的建议如下。
其一,凡静生存的地方是一处修道成大道的地方,找一处合适的道观悟道成神。
其二,入世历练自己,体会这世人的百态疾苦,磨练意志做到问心无愧。
其三,返回草堂,寻找那失去的心结与理由,这不是一种失败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其四,其五,其六,都在于你内心的渴望。
“凡静,生活在你的右手心,磨难与挫折在你的左手心,只有把自己的左右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互相扶持,相互取暖,这才是最真实的自由。”
凡静低头思考着,对于一个失去目标之人,最可怕的就是这重新建立起来的目标,这目标会让你疑惑会让你痛苦,却可能会成为你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