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章 信仰(1 / 2)双螺旋纪元首页

以下是蓝颖讲述的内容: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让你们先具体了解一下目前我们人类的航天技术水平。

就目前来说,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比起几年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旧还不具备真正的行星际宇航能力。

拿这次的信使计划来说,我们的火箭虽然比以前更厉害了,但仅仅只体现在运力与安全上。我们去火星依旧还得走霍曼转移轨道,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条轨道长达26个月的窗口间隔期。

想让我们的载人航天水平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发展以可控核聚变为基础的核能电火箭,来取代现有的化学火箭,因为庞大的燃料载荷是化学火箭过不去的坎。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的说明,你们可以在视频结束之后查看这台电脑里的资料,这里我只举一个栗子

上世纪运力最强的化学火箭土星5号,它的起飞重量将近3000吨,但有效载荷只有不到50吨,在起飞后的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土星5号的第一级会消耗近2300吨燃料,剩余的400吨燃料,也只够第二、三级全功率使用十五分钟。

目前,普通的电火箭技术已经有了,可变比冲磁等离子发动机也在研发当中,可惜的是,核能方面的可控核聚变不是靠砸钱就能立刻搞出来的。的核物理专家们做过乐观的估计,按照目前的进度,想要在十年内掌握可控核聚变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便能够掌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火箭,也就是说,想要把可控核聚变应用到载人航天上,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就是火箭技术发展的现状。

可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还有不到十年时间,连高级文明都忌惮的参宿四舰队就会抵达内太阳系。

现在,我们只能用有限的航天技术来做最坏的打算。

想必此刻你们也已经意识到了,如果参宿四舰队确实就像目前的情报中显示的那样、是连高级文明都忌惮的存在,那么我们必须在他们穿越柯伊伯带之前消灭他们,但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技术,即便技术跟得上,也已经来不及了,加上目前我们连行星际航行都得看窗口期,所以离开太阳系进行恒星际逃亡也难以实现。

所以,对人类、对地球、对太阳系的未来是悲观的,太空军亦是如此。

但悲观归悲观,愿意坐以待毙的人却是没有的。我们的选择都是尽人事以待天命,因为现实还没有到达让人彻底绝望的地步,在真正接触到参宿四舰队、确定他们的路数之前,我们认为总还有一些事情是可做的,比如建设地球防御圈,比如让人类文明像细胞一样完成分裂,就是文明殖民。我们面对参宿四舰队所做的这些准备,虽然看起来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法布尔曾经说过的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的信仰了。

……

先说地球防御圈吧。

地球防御圈将建设在月球绕地轨道以内,在防御圈的最外层一共有6个基础点,分别是5个地月拉格朗日点与月球。

在计划之后,人类社会已经基本放下了对星际探险的执念,并开始逐渐接受防御理念,所以建设防御圈也不会遇到过大的社会阻力。

有杞人计划的萝藦工程打底,加上我们现在的化学火箭技术足够应付月球轨道内的需求,所以在这6处地方建立防御工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我们只是需要投入人力与金钱。

然后是让人类文明完成分裂。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这就是殖民。

目前已经确定了四个殖民地点,分别是月球、地月拉格朗日4点与5点、火星。

当然了,如果参宿四舰队会给整个太阳系带灾难,我们在太阳系内搞殖民是没有任何前途的。但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接触到参宿四舰队,我们并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他们的具有侵蚀整个太阳系的能力。

说白了,是抱着侥幸心理在进行殖民,但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

如果参宿四舰队的目标仅仅是地球,那么殖民地还有机会把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这里有一个重点需要你们注意殖民地必须具备独立延续人类文明的能力。

意思就是,十年之后,这四个殖民地在没有地球补给的情况下,也必须能生存、延续下去。

这非常困难,因为到目前为止,打着各种幌子在地球上进行的大型封闭生态圈试验全都以失败告终了。

但不管殖民有多困难,都决定做下去,说的乐观一些,殖民可以让人类文明多点开花,说的悲观一些,这些地球外的殖民地可能会成为人类文明延续下去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