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阳关(1 / 2)聚灵神功首页

如此逶迤而行,不知过了几日。沿途只是一味儿的荒凉。

除了忙着安排运水,允和无事可做,深感百无聊赖。

他之所以如此无聊,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同行的步云霄过于沉默了,一天下来,与允和谈不上几句话。

步云霄除了尽心尽力地安排送水事宜,就是在马上闭目养神,对于旁人引起的话头,多半只是应付一句话,有时甚至充耳不闻、避而不答。

眼看就要过阳关了,允和想起了三师兄曾教过的本朝大诗人王维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句恰合他现在的心情,然而手边无酒,身旁更无故人相送,只有一个冷面寡语的步云霄。

此时的步云霄想必没有允和的这番心思,他正聚精会神地凝望着不远处的阳关楼台。方才,他刚派了两骑哨探先去关上联络,告知守关部队,征西大军不久将至,以便他们早做些准备。

两名哨探去后不久便急匆匆飞奔回来。

坐下马匹跑得大汗淋漓、口沫四溅,然而座上两人犹自打马不止,似乎被什么异状吓破了胆儿,急于远遁逃离似的。

奔到步云霄面前,两哨探滚鞍下马,跪地禀道:“将军,大事不好!阳关已空,守卒皆无,只有地上的一堆堆骸骨,像是野兽噬咬过的残骸,或者……”哨探突然住口不语,眼中满是恐惧。

“或者什么?”步云霄并未受哨探惊恐之像的左右,平静地问道。

“或者……或者是厉鬼噬人!”哨探颤抖地讲出了心中所想,惊恐之状更甚方才。

听到“厉鬼”二字,允和心中一惊。他虽不信世间有鬼,但自知见识短浅,难保这绝域险地没有这等恶神凶灵。他扭头看了一眼步云霄,对方也是双眉紧蹙,但并无惊惧之色。随即,步云霄说道:“你二人且退下,其余诸军勿动,我与吴将军先去阳关验看一番。一个时辰后,若我二人未归,速报于后队杨大将军。”

听闻步云霄只带自己去阳关“会鬼”,允和的心“突突”猛跳起来。他感到了恐惧,并不是害怕什么“厉鬼”,却是源于对前途的未知。但步云霄已下了命令,自己身为将领,又不能在诸军士面前露怯,别无他法,只有驱马上前一步,应声道:“属下得令!”

远眺阳关颇是巍峨,临近一看,只是千疮百孔的一座旧城楼,丝毫没有诗意,却富满苍凉凄怆之感。除此之外,散落在各处的一堆堆骸骨更增了一重恐怖阴森之气。

步云霄似乎没有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他甩蹬下马,缓步尸骨之间,不时伏身查看地上的状况。过了好一会儿,方回头对允和淡然一笑,说道:“并非什么厉鬼作祟,多半是朔方军或突厥军所为。”

听了步云霄的结论,允和心中再生疑窦。在步云霄查验之际,他也下马略略观察了一番地上的骸骨,明显是被噬咬过的。如不是厉鬼所为,则应多半是野犬、野狼或者什么野兽所为,怎么会是朔方军或突厥军呢?

允和讲出了自己的疑问。

步云霄回答道:“不是野兽所为。你看,死于此地的人数众多,这么多人何惧狼犬野兽?再者,尸骨旁有不少柴薪的灰烬,显然是人燃起的炊火。地上的尸骨有些啃噬的异常干净,多半是煮烂后,皮肉脱骨而成,这都是人之所为。你应该是不晓得,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等几处方镇的部队,由于驻扎苦寒之地,粮草多有不济,行军攻伐时常常不带军粮,而以杀戮的敌军兵卒和沿途掳来的百姓为食。这一禽兽行径,我在西域时多有耳闻。今番亲见,也是头一遭。”

允和闻听,幡然色变,同时胃中感到一阵翻腾。幸好此前不曾进过多少饮食,干搅了一阵儿,并未吐出什么。

看到允和反应如此强烈,步云霄仍旧报之淡然一笑,继而又平缓地说道:“从一些骸骨的状况来看,噬人者离去不久,多半还在附近。大军前进,行迹难隐,他们多半已经发现,一场冲突势所难免,只是不知对手仅是叛军呢,还是有突厥人。”

步云霄话音刚落,就从阳关城楼深处传来一阵狂笑声。随着笑声,摇摇晃晃地走出来五个膀大腰圆的彪形大汉,个个蓬头污衣,手持钢刀,看不出是军人还是匪类,只是从五官上判断,不是突厥人,而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