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千金寺中唐军人数较少,势力单薄,身为主将的杨征又身负重伤,己方的防御能力可想而知。
城外的突厥人数量虽然不多,但都是赤甲军的精兵良将,若拼死相搏,攻破千金寺也不是过难之事。
因此,方今的上策只有一条,即将突厥人引开,令其放弃攻寺。只有这样,才能解千金寺之围,救得心儿与众将士、僧人的性命。
如今,允和成功地缠上了沙硕吉,便振奋精神与之过起了招数。
因为“无翅鹰”并不适于近战,沙硕吉的马刀又被卷走,两人便皆不使用兵械,就用徒手,在树冠上的方寸之地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沙硕吉显然也很快进入了状态。
面对允和的攻击,他招架得越来越自如,并不时地转守为攻,给允和些“积极回应”。
打得酣畅了,他不禁用突厥话冲手下命令道:“谁都不许放箭,看我生擒这个唐朝蛮子!”
允和虽然听不懂沙硕吉命令的内容,但在观察了一下突厥兵将的反应后,便明白了个八九分,心中不禁大喜:“对方沉迷与自己搏斗,对寺中守军绝对是个好事儿!”
想到这儿,他亮出一招儿“快航越津”,突然跃出树冠,向沙硕吉身后的突厥阵中冲去。
因为得到了沙硕吉的命令,突厥兵将不敢动允和一根寒毛,见其飞身而来,便主动地让出一条路来。
允和自然领受了这份“礼让”,落地之后,疾行穿过树林,越过深沟,向远处的墓碑林冲去。
沙硕吉许久未曾遇到如此势均力敌的对手,与允和相斗委实令他着迷。见允和逃开,自然不愿放过,便一路跟随而去。
两人你追我赶,移动速度奇快,不一会儿便冲过了突厥人的整个阵地,穿过墓碑林,向更远处的东山而去。
见主帅已忘情而去,包围千金寺的突厥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又有探马来报,言靖远城中有军队来此,必是守军前来营救的。
突厥人闻听此信,知道攻寺已不可能,便在副将的率领下陆续撤退,向着允和与沙硕吉去往的方向追踪而去。
千金寺后门的围兵撤走后不久,围在前门的突厥人也撤走了。他们刚刚撤完,寺中的守军便望见步云霄率靖远城中的唐军驰援而来。
钟敬下令开门迎接援军。随后,与步云霄一同去寺院后门面见杨征。
此时,杨征已因失血过多昏厥过去。步云霄遂命令将杨征抬回其居住的禅房,安排医师好生护理。
钟敬见杨征这般光景,已知无法向其禀告政务,无奈之下,只好与步云霄一同出了千金寺。
在寺门口,二人分别,钟敬自回靖远城,而步云霄则率一队精干兵将去寻允和。
在众人纷纷庆幸摆脱了突厥人,捡回了一条性命之际,有两个人在千金寺的两处孑然独立,似乎与欢庆的人们毫不相干。
一个人是心儿。
自杨征被手下兵将扶回后院禅房后,她便步出后门,径直来到了那片树林之中,在一棵树下捡拾起允和丢下的“无翅鹰”及流星锤所缠绕的马刀。
方才,“无翅鹰”卷走沙硕吉的马刀后,允和为了轻身应敌,便抛下了两件兵器。
如今,二人已走,众军已退,心儿捡起这两件兵器,独立寺外,远望东山,泪水又一次盈满双眼。
她久久不愿离去,直至丫鬟凝翠找来,方才转身回寺。
另一个人则是了缘。
他面带黑纱,独自静立于方丈室的门后。身为千金寺的僧人首领,室外发生的一切自然与他脱不了干系,但他似乎刻意回避。
自杨征将家眷搬来之时,他便将自己封闭于室中,没有依例出去迎接。及至突厥人围寺,他也不曾步出方丈。
然而,外面发生的一切毕竟与他休戚相关,因此一有大的动静传来,他便离了禅床,立于室门之旁,仔细倾听。
并且,为防有人贸然而入,他不忘带上了面罩。
此时,室外的声响渐趋平静,他知道定然是突厥人已撤围。
至于这之前发生的两军对垒及杨征、允和的事情,他无从知道,也无兴趣知道。
在门旁站立良久之后,了缘一把扯下了面前的黑纱,将其狠狠地掷到了禅床上……
靖远城郊的东山以东,是一片广袤的荒漠。
杨征所率的征西大军曾历经艰险,穿越这片荒漠来到靖远
突厥王子沙硕吉所率领的突厥劲旅“赤甲军”也曾在这里消灭了唐朝朔方节度使的最后一支生力军,并给了征西大军一个下马威。
如今,在这片荒漠上,那些两国两军兵戎相见的大规模冲突已不留痕迹,苍茫暮色的映衬下,只有两个身影相对而立,任凭风沙抽打着肢体。
允和一直在平复自己亢奋的心绪,但一对眸子仍怒不可遏地死盯着对面的沙硕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