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在在疑惑中为宁恪开始介绍这些药材的名称、特性以及炮制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他讲的很详细。
但此时的宁恪就无奈了,他只是无法将药材的实物与名字对上号而已,其余什么特性啊、注意点啊,这些东西他根本不想知道,他以后又不想当医生。
但无奈归无奈,既然李常在这么详细的说了,那宁恪也不好打断,只得耐心的听下去。虽然知道这些知识以后大概率是用不到的,可是多学一点也没什么坏处不是?
李常在讲了很多,宁恪虽然不清楚这个时代普通大夫是什么水平,但听了李常在对药材的介绍后,这人肯定不是普通的大夫。而且李常在讲的这些语言没有用什么晦涩难懂的词句,都是用的宁恪能听懂的语言,宁恪倒也算是收获不少。
十几种药材,李常在说了将近有一个时辰,好像到后面说着说着就已经进入状态,自己都停不下来了,只得将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才算完美。
宁恪听完后,感觉确实没有白听,对于这些草药认识更深刻了,于是就决定开始制作。
李常在见宁恪提出想要开始制作的时候,他是想要回避的,作为大夫他知道一些独家的药方是绝密的东西,制作时不能有外人在场,于是就主动提出回避,免得大家尴尬。
可是宁恪没同意,这让他很意外。
宁恪之所以没同意,首先是因为藿香正气水研制出来后是需要大面积推广的,而且是轰轰烈烈的那种,还不能徐徐图之,因为宁恪需要让藿香正气水发挥最大的作用。那不是商用,而是用来开垦土地,由于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宁恪必须从保密与利益中选择一个。
宁恪的选择是利益。
而且想要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就不可能只靠宁恪自己,所以他需要一个助手,这个助手必须能够胜任藿香正气水的所有流程。这就是第二个原因,于是宁恪决定信任李常在一次。
之所以宁恪决定信任李常在,一方面是李常在想要主动亲近宁恪,另一方面当一个人能够在讲解药材时说的自己都停不下来,这绝对是一个真正的大夫才能拥有的品质。而这就是宁恪选择信任一次的基础。
最后屋子里只剩下了宁恪和李常在两人,在宁恪的坚持下李常在留了下来,但李子凌还是被父亲赶了出去。
开始制作。
配方中的十几味药材,其实只有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这四个需要自己制取,其他都可以直接购买成品。
宁恪开始时是信心满满的,思路也很清晰,配方上的步骤都已经记在了脑子里,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来就行了。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宁恪真正开始动手后,别说成品的制作了,就是前期药草的炮制都是问题不断,尤其是器材的使用总是出错,导致大大延长了制作的时间。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宁恪也慢慢熟练,熟练后也就越来越顺手了。
这在旁边的李常在眼里就很奇怪,开始时看着很乱,总是在一些小的地方出错,可是随着制作进程的推进,宁恪手法越来越熟练,看起来像是本来就很熟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