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 别离(1 / 1)楚云深深清心引首页

楚泠一个人坐在四月楼里,看着窗外人来人往,一天了,她没有等到卫泰。    她斜倚在窗前,右手手里拿着一册竹简,左手指节一下一下敲打着窗棂。她心里在想,这是第几次了?第三次还是第四次?这个月开始就没有见过他,明明提前约好哪一天相见,总是害她等一整天,然后失约。最后晚上才会派人来告诉他有事来不了。所以这一次她已经学聪明了,带了几册竹简来打发时间。    记得第一次卫泰失约的时候,她虽然恼怒,尚能忍。并且不断在心里告诉自己,他忙于事业,自己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    第二次的时候,她提笔写信狠狠的骂了他,让报信的人带了回去。然后他只有一个字,忙。    此时,楚泠苦笑,心里一痛,眼泪不自主的流了下来。    忽然房间门被人拉开,楚泠以为是卫泰,抬眼望去,却见一身紫衣的景渊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一脸诧异的看着楚泠。    楚泠赶紧抬手擦了擦眼泪,笑道,“刚刚进来一阵风,迷了眼。你怎么来了?”    景渊仔细看了看楚泠,皱了皱眉,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这,以前我都是来这个隔间,刚刚也没多想就进来了。”    楚泠笑了,说道,“相请不如偶遇,还站在门口作甚?”    景渊怔愣了一下,说道,“我才想起郡尉府还有一件紧急公文,我先走了。”说完转身就出去了。    楚泠呆呆的看着门口,瞬间泪崩,伏在案上哭泣不止。她不明白,不明白自己这两个多月都做了些什么。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她可以毫无芥蒂的当景渊是朋友,而景渊却避之不及。她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卫泰追求她,为什么到现在心心念念的是她,而卫泰却玩起了失踪,甚至自己借给他的钱他闭口不提。    一个男人如果喜欢一个女人,是会主动出现在她面前的。如果开始慢待,甚至避而不见,行为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    楚泠敲了敲脑袋,自言自语道,“你怎么光长智商,不长情商?”    楚泠擦干眼泪,站起身走出隔间。出了四月楼,她想起曾经在网上看过的一句话:“你现在眼睛流的泪,都是当初脑子进的水。”    楚泠决定不能再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于是她再次来到卫氏商号,只是这一次他没有走大门,而是偷偷潜入。从前院找到后院,从黄昏找到夜幕降临,楚泠也没找到卫泰,无奈只好放弃。    卫泰在哪?    原来卫泰在景渊的郡尉府。    景渊从四月楼出来就去卫氏商号找卫泰,也扑了个空,无奈转回郡尉府。却没想卫泰在郡尉府里等着他。    “我去商号找你,你倒在我这。”景渊惊讶的说道。    “你找我?何事?”卫泰斜倚在案前。    “你跟楚泠怎么了?”景渊开门见山的问道。    卫泰随意拿起腰间的玉佩,用手指摩挲,然后才说道,“没怎么样啊!”    “那你打算何时娶她?”    “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卫泰抬眼直直的看着景渊,问道。    景渊一窒,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娶了她,我送你一份厚礼。”    卫泰眼睛一亮,笑问,“啥厚礼?有多厚?”    景渊转身坐在案前,说道,“你来有何事?”    卫泰一时没转过来劲,愣了一下才说道,“没事,找你喝酒。”    “我戒了。”景渊头也不抬的说道。    卫泰一口水喷来出来,不可思议的看着景渊。终究是叹了一口气,说道,“那你先忙着,我走了。”    景渊“嗯”了一声,头也没抬。    卫泰看景渊没有挽留的意思,这才慢悠悠的走了出去。    又过了两天,已经是十月十五。楚泠用过饭出门,发现原来外面已经下了一层薄雪。    这是楚泠在这个世界第一次看到雪,小时候在医谷,四季如春,从来没见过雪!她欣喜了一下子,随即又有些惆怅。    一身绿衣的她站在屋檐下,望着洋洋洒洒飘着的雪花,忽然觉得有些事情是该下决定了。    卫泰正在卫氏商号门口送客,忽见穿着绿色斗篷的楚泠踏雪而来,莲步轻移中,能够看见她今天居然没有穿平日长穿的绿色直裾,而是穿了红色绲边的白色曲裾。漫天风雪中,她既没打伞,也没带上帽兜,乌黑的头发已经变得雪白。    客人顺着卫泰的目光望去,眼神一亮,又看了看卫泰的神色,识趣的告辞了。    卫泰愣了一下,虚应道,“不送不送!”    客人还没走出三步,他赶紧走下台阶,走到楚泠面前,问道,“这大雪天,你怎么来了?”    楚泠眨了眨眼,长长的睫毛上也挂上了小雪花。卫泰不禁看的有些呆了。    “我若不来,怕是还见不到你。”楚泠幽怨的说道。    卫泰洒然一笑,说道,“你也看到了,我这不是在忙。”    楚泠苦笑道,“是挺忙。我最近要进一批药,需要用钱。上次我拿给你的钱,你是不是得还我了?”    卫泰眉头一皱,不悦的说道,“你啥时候要?”    “后天。”    “好,你回去等吧!我今天就去借钱还你。”卫泰冷冷的说道。    楚泠点了点头,说道,“大后天一早我大师兄就要走了,所以后天晚上之前一定要还我。”    “知道了。”卫泰说道,“你回去吧!我去找人借钱。”说完转身进了卫氏商号,毅然而决然。    楚泠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惨然一笑,说道,“早就知道结果了,不是吗?”随即也转身离去,不带一丝犹疑。    过了两天,楚泠没有等到卫泰来还钱,而且连只言片语都没有。    楚泠心里反而不再忐忑,静静的屋子内喝茶,看书。    有些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喜欢希望的时候,反而忐忑不安;而一旦失望绝望,内心反而平静了。    亥时,楚泠站了起来。披上斗篷,抱着琴越墙而出,来到了当日卫泰向她表白的那个院子。当日灯火通明,而此时却只有月色清辉。楚泠凭着记忆,趁着月色走向水榭。    楚泠临水席地而坐,将琴横置膝上,望着眼前的景色,深感物是人非。十七的月亮依旧很圆,天上的月亮够不到,水中的月亮更是虚无。    楚泠抬起手,置于弦上,纤纤素手轻轻抚起琴弦。低沉的声音渐渐响起,开始时如偶偶私语,声音逐渐升高,从舒缓转向激越,又从激越处转回低沉。让人听了心头仿佛压了一块大石,透不过气。    忽然间,一阵悠扬的笛声加了进来,和着楚泠的节拍,却颇有安抚之意。楚泠不自觉间跟着笛声的音律,心中也不再那么难受了。    此时一笛一琴,倒不像是初次合作,颇有些老友的味道。曲子也变得明快起来。楚泠心里有些猜测,不敢去证实,只是一遍又一遍弹奏这首曲子。笛声由远而近。    琴音和笛声在最激烈处,戛然而止。    楚泠望着水榭对面的一身紫衣的景渊,景渊也怔然望着坐在水榭里的楚泠。百转千回间,楚泠泪如雨下。景渊再也压制不住心里的烦躁,飞身踏水来到水榭之中。    “又是风迷了眼吗?”景渊看着楚泠的双眼问道。    楚泠笑道,“可不,今晚风有点大。”    “第一次听你弹琴,没想到绿衣楚泠除了医术高超之外,琴弹的也如此之妙。”景渊感慨道。    楚泠仰脸笑道,“嗯,我武功也不错,你知道的。”    景渊站在水边,俯视着楚泠,只觉此时月光下的楚泠别样耀眼。一时之间有些呆了。    楚泠见景渊不说话,觉得自己说错话,此时女子不是应该谦虚的吗?怎么自己顺杆爬了?为了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楚泠说道,“没想到景郡尉不仅武功高超,吹笛的功力也这么高。”    景渊缓过神来脸不自觉有些红,不再看楚泠,转而望向水中月,说道,“哪里,不过是闲来自娱罢了。”显然不想多谈此事。    楚泠想起当初在顾州自己看到的那个紫衣身影,于是问道,“今年四月份,顾州桃花节那晚,你是不是在星河的桥上吹笛?”    景渊回过头诧异的看楚泠,“你看到了?”    楚泠点了点头,说道,“本来不能确定是你,可是刚刚听你的笛声,我就知道是你。当时我就快赶到你身边了,可是发生了那件血案。”    “所以,当夜那个神秘女子是你。”景渊肯定的说道。    楚泠一愣,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师父不让我们卷入各国纷争,可是我看那些人杀的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实在是无法坐视不管。”    “所以你为了顾及师门,就蒙了面纱。”景渊说道。    楚泠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不止哪!为了怕认出来,我第二天画了好浓的妆容。”    景渊想起那一次在顾州见到浓妆的她,不自觉的笑了,说道,“也挺好看。”    楚泠笑的眼睛都弯了,说道,“对,我们在蔚州城外打架的时候,我还没卸妆。”    景渊也想起了那一次交手,深感命运自有安排,心想,你以为你知道的是全部,而事实远不止于此。    气氛安静了一小会儿,楚泠有很多话想问,却始终无法说出口。    景渊此时已经平静,心知此时多说无益。看了看月色,说道,“不早了,我送你回去。”    楚泠站了起来,说道,“好。”    月色如水,一绿一紫俩个身影缓慢的走在街上,巡逻队偶然经过,见是景渊都远远的避开了。    这一夜,楚泠睡的极好。    早起收拾妥当之后,她写了两封信,分别装在俩个锦囊里。收入袖中之后他去了瞿麦那里辞行。    半个时辰之后,楚泠骑着大白出了蔚州城。    出了城门之后,楚泠转身看了看城门上的“蔚州”两个字,说道,“别了,蔚州。”然后双腿一夹马腹,向西南方向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