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岚与陆续赶来的王云白、杨修几人打过招呼,互相问道几句,就被点到名字排队进场。
府试第一场考的是帖经,主要是考察考生门的记诵和书法,字写得丑的基本是过不了这一场的。
昔日还有不少书生责骂,考生需掌握的是四书五经,来日进了朝廷要管的也是诸多政务,哪里需要上好的书法了?
后来被一位官员怼了回去,“你们难道想让皇上看你们那狗爬的字?恐污了圣眼。”
容岚觉得自己的馆阁体①苦练多年,还是写得不错的,按着题目,默写了《公羊传》成公十三年到成公十五年的的内容。
待墨迹干了,容岚便交了卷子离场。
这一场考得简单,若是背得内容,最多一个时辰就默出来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考生容易写错字,来来回回花上几个时辰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府试和县试有所不同,考生进了贡院,那么在府试的这几日,都不能踏出贡院了。
考生的住处以及相关被褥、吃食,都由贡院提供。
所以,随着考生逐渐交卷离开考场,用作休息的院子、房间内,都逐渐热闹起来。
不少学子都聚作一团,议论纷纷。
王元白便坐在椅子上,“我以为我苦练馆阁体多年,必能在府试第一场拿一个头名,没想到看到了刘家二公子。”
杨修抱着一本书册,问道:“王兄此话何意?”
宋琛替他解惑,“王兄府邸大门牌匾上的字,就是刘家先辈提上去的。”
他这话说得不大清楚,容岚却理解了其中缘由。
刘家是自开国皇帝那一辈,就一直传承下来的书法世家。
京城才子千万,刘家虽然历史渊源,在才学方面也不一定盖得过他们,但是若论书法,却真得堪称一绝。
王元白的祖父,初在京城建立府邸的时候,便亲自请来了刘家的前辈,在牌匾上题字。
考官改卷时,虽然喜欢一眼了然的馆阁体,但是看到一篇超乎众人的好字,了不了然也就不重要了。
所以府试第一场,若是碰到了刘家子弟,便只需要考虑能不能拿第二名了。
*
府试与县试相似,每过三日放一次榜。
容岚等人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便聚在一块温书。
贡院的分配个每个考生的房间虽然样样俱全,可是房间太小了,坐久了便会心生烦闷,为此考生更愿意在院子里坐着。
容岚五个人坐在矮凳上,围着一方圆桌,各自拿着书看。
一人自另一处走了过来,搬着矮凳坐下,试图融入:“在下刘天生,可否与几位公子一道温书。”
此人便是众人心中内定的府试第一名,刘家二公子了。
王元白虽然自觉错失第一场的第一名,也没怪到刘天生头上,招手示意:“坐下吧。”
刘天生坐下将书翻开,立在桌面上,看了一刻钟后,终于忍不住看向容岚的方向。
容岚正在沉思如何把握好策论的分寸,突然感到一道火热的视线,抬起头来,就看到刘天生闪着光的眼睛。
刘天生有些激动,“这位便是容家二公子吧,在下仰慕已久,今日终得一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