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宁心里清楚,从此刻起,和珅就是她苏婉宁一派的人。
苏婉宁此时也缓缓起了身,“和珅未来的势头定然是极好的,本宫还有事,就先走了。”
“商会这边你且暂时做着如今的活计,想来殿试结果出来后,商会里就留不下你了。”
苏婉宁带着兰儿走了,还不忘了让小风子将今日的事情说与皇帝听。
和珅在她的商会里做个事情,不管他与自己有没有往来,都会被人冠上她苏婉宁的名字。
那么和珅不管是不是自己人,都会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该有的特权就必须要有。太在意旁人的想法又没什么用。
且和珅本身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哪怕没有自己的举荐,也定然能取得好的名次。
皇帝是个惜才的,和珅这样的人才自然会得到皇帝的重用。
毕竟大多数都是科举八股文考进去的,有专攻才能的朝臣却是少之又少。
而和珅展现的这一手技能,不管是在户部还是在工部都是吃得开的。
技术型人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稀缺的,想来皇帝心里也清楚。
只是补考的这些人有没有算学这一项,苏婉宁不清楚。
但她眼里能过了算学这一项的人,必然是个有大才能的。
皇帝心里也清楚,整个朝堂的大臣们加在一起都没有苏婉宁的算学好。
能够让苏婉宁夸一句算学好的人,可见是多难得的人。
苏婉宁去商会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皇帝得知和珅竟然有如此大才,瞬间便想到了尚未发放的殿试结果。
“朕记得此次补考的殿试首名就是一个叫和珅的人,可是同一人?”
李玉想了想,轻轻颔首。
“此次北地入京补考的举子,奴才都派人调查过。此次补考的首名,正是在商会找了个事情做,应当是要照顾自己的老母亲。”
皇帝都乐了,“朕听说过有带着娇妻美妾的进京赶考的,独独这带着老母亲赶考的朕没见过。”
李玉也知晓此事,笑着同皇帝继续。
“这个奴才也派人查过了,和珅家中只有他与自己的祖母两个人在世了。”
“和珅不放心自己的祖母,便带着自己的祖母一块儿进京了。”
“这也是为何其他北地来的举子们还在客栈住着等,独独和珅一个人出去找了个短工。”
皇帝对有才能且孝顺的人感官颇好,闻言更是满意。
想着他给和珅的官职是外放出去做县令,想了想还是动笔更改了和珅的官位。
李玉定睛一看,不由讶然。
和珅竟然留在了京中,直接进了户部。
且还是最为关键的管理着国库部分账目,且还是一个正六品的掌薄。
这可真是天大的恩典了!
就连殿试的状元也是要进入翰林院,五年一次大的评比后才能按照政绩分配到六部中去。
这个和珅,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