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有何不可(十一)(1 / 2)快穿之她百媚千娇首页

《宋三娘风尘记是慕安国从未有过的小说题材,又有丹儿暗中推动,可谓是赚足了眼泪。

当然,它的受众并不包括勋贵世家的郎君,甚至有文人得知,最近这本通俗小说流行,据说十分感人后,还对半白话写法的通俗小说表示了不屑。

认为这种书难登大雅之堂。

可半白话的好处就在于,稍微识点字的人都看得懂,它不像四书五经那样拗口,需要先生讲解教导。

宋三娘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的女子形象,书中不仅描写了她悲惨的一生,还有那四个同样苦命的姐姐,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那样绝望,而又理所当然。

将她们卖掉的是父母,蹂躏她们的是丈夫,真正逼死她们的却是这个世道。

一时间,宋三娘成为了许多人讨论的对象,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令许多读书的人忍不住去想,是不是世上当真有这样一个宋三娘?

文字的感染力不容小觑,很多习以为常、习空见惯的事情,当化为文字被写在纸上后,阅读的人才会从中看出几许荒唐来,从而联想到自身,不少有童养媳的人家倒是因此对童养媳宽和了几分。

丹儿想开一个剧院,认为倒不如将这悲惨的事件给演出来,但这个想法穆夫人感到担忧,她欲言又止想劝,又不知该如何劝。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戏子伶人本就是下九流,无尘是读书人,若是叫人得知私下开剧院,岂不是令人耻笑?

然而又想着不偷不抢无愧于心,有什么错呢?

丹儿都以为穆夫人会来阻止了,谁知过了没几天她自己便想开了,不仅没有阻止,还很有兴趣地问了剧院应该怎样运作,又有什么规划。

丹儿要开的剧院,跟戏园子差不多,都是让人来看戏的地方,只不过除了唱戏外,还有其他多种表演形式。

大概又过了半个月,一个雨天傍晚,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妇敲响了穆家的门。

来开门的正是丹儿,老妇人抬起头,斗笠下露出一双精明的眼。

“敢问可是穆先生居所?”

“是。”

结果这老妇人一进屋,便向丹儿行礼,随后从蓑衣里取出一个油纸包,足足包了好几层。

到最后头,能看见里头有一沓子一千两面额的银票,加起来怕是得有个五六万两银子。

丹儿没有什么反应,一切都是在她的意料之中。

“听闻先生要建剧院,敢问剧院所为何建?”

“为愚昧苍生所建,为宣扬思想所建,为母亲妹妹所建。”

老妇人忍不住露出个笑来。

“先生的《宋三娘风尘记,老身来来回回读了几十遍,今日特奉主子之命,赠与银钱给先生,万望先生将来莫忘初心。”

丹儿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桌上的银票,露出一抹笑。

“麻烦嬷嬷代我多谢公主。”

“你、你怎知我是公主身边的人?”

“虽一身蓑衣斗笠,可仪态气质都不似寻常妇人,皮肤光滑双手无茧,应当是大户人家的嬷嬷。

偏偏身上自带威严,想必是从宫中出来的了,我听书局掌柜的说,曾有公主府的人前来买书,一气买了数百本。”

老妇人忍不住笑起来,这一笑便冲淡了她面上的严肃。

“果然厉害。”

她深夜冒雨前来,便是防止被有心人瞧见在外面编排公主,早在读了那本《宋三娘风尘记后,便觉得此书作者想法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