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黄立极胡须花白,他面相端庄,看起来正义凌然,虽然年纪不小已经六十岁,但背不驼腰板儿挺直,手持朝笏正色说道。
仅看外貌,谁都想不到他是个依附魏忠贤的阉党。
“这,好吧……我年幼,少读书,朝中大事,还要仰赖诸位臣工。”
朱由检只得勉为其难的接受了遗诏,又恭敬地从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手中捧过案几上用黄布盖着的传国玉玺高举过头,示意自己继承大统。
有天子印玺,先帝遗诏,诸臣当即倒头便拜,山呼万岁,朱由检站在乾清宫龙椅前,坦然接受,他瞥了眼朝中的重臣。
这一刻,他就要扛起大明江山这千斤重担了。
看着面前跪倒一片的群臣侍卫们,朱由检也不由得心潮澎湃。
大丈夫,当如是也!
放眼望去,朝堂重臣,里面好些都是阉党,是魏忠贤的走狗。
这就好办……
用阉党对付东林党和浙党楚党齐党,让他们狗咬狗。
只要手中刀足够利,我大明江山,还有得救。
山呼万岁,流程走完后,诸臣算是承认了朱由检是大明的皇帝,只需要办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就正式成为天子。
“陛下,先帝谥号,以及陛下登基大宝的吉时,礼部已有章程,还请陛下览阅。”
黄立极拿出一封奏章来,朱由检的贴身内侍高起潜躬身接过,递给了朱由检,朱由检翻看了一下,他轻轻点点头说道:“就依顾卿所奏。”
他的话,算是默许了首辅黄立极的提奏。
那就是两日后。
丁巳日便登基。
这是钦天监,内阁,礼部,阁臣和干吏们算出来的,他也不过走个流程,具体的事宜自有阁臣去安排。
朱由检和天启帝朱由校一样,在他们父皇泰昌帝朱常洛还在的时候,没有经历过皇太子和皇太孙的教育,甚至有人说天启帝朱由校是文盲皇帝,对朱由检的评价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毕竟朱由检前面其实还有三个哥哥,但都早逝,要不然这皇位轮不到他。
所以对于朱由检的从谏如流,说个大白话,诸臣并未觉得不妥,反而都开始揣摩这新君的性格,感觉他是个好说话,好糊弄的主儿。
信王敬重儒臣,从谏如流,坊间传言诚不我欺!
朱由检倒没在意群臣们的小心思,他比较在意的是如今京师的兵权,他快速地在这些大臣脸上扫了一遍,兵部尚书崔呈秀,兵部侍郎霍维华,这两人是魏忠贤的谋主。
也是天启帝准备用来执掌兵权的,可惜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实施,就……
阉党天然被文臣鄙视,只能依附皇权,大明天子用太监监军,阉党掌军也是老传统。
勋贵这边,英国公张维迎一脸正气,但是朱由检知道,京营糜烂不堪用,这英国公张维迎也就是个花架子,是勋贵中的大蛀虫,蛀虫中的蛀虫,比谁都贪!所以他直接略过。
剩余的大臣,有东林党,浙党,昆党,楚党,齐党,阉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牵制,又彼此融合。
朱由检比较熟悉的洪承畴,孙传庭等人,还没有进入中枢。
而袁崇焕,已经坐镇辽东,为辽东巡抚。
不过,快了,他已经让锦衣卫指挥吴万里去宣召那些人前来京师,快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陛下,还请臻选年号。”
此时,首辅黄立极又奉上一封奏章,上面有礼部和钦天监选的年号,供朱由检选择。
朱由检拿过来看了看,一共有四个年号。
第一个是兴福,第二个是咸嘉,第三个是乾圣,最后一个年号,是那个熟悉的崇祯。
“不好!”
朱由检摇摇头。
这四个年号他一个都不喜欢。
崇祯,听起来抠抠索索的,而且,前世这便是大明的亡国年号,一股子莫名其妙的晦气。
他想了想,认真说道:“我有个年号,说出来诸位臣工参略一二。”
“陛下请说。”
大臣们面面相觑,信王朱由检还会天文算数五行学说不成?
朱由检沉声说道:“天武。”
“天武?”
众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这个年号似乎不符合五行始终,阴阳数术,寓意也并不是很明显。
朱由检面色肃穆,认真道:“先帝年号天启,朕奉天承运,继承国祚,乃为天,大明修文笃武以安天下,乃为武。”
“明年改元天武,朕的年号便是天武,朕便是天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