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归口头约定,但实际操作起来自是要交给下面人具体接触的。
不过有曹国公李文忠同朱楷这两个做主之人定下基调,双方部下的合作还是颇有些默契的。
是以。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双方就敲定了朱楷所部的任务。
倒也不难。
无非是于明军右翼两三里处巡游,以此来保证明军右翼的安全,若有战事,再另行安排。
朱楷显然也料到了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好拒绝的,便欣然答应了下来。
独自一部便独自一部吧。
如果他是李文忠,他也不会让一支三千精骑的大军呆在他的本阵里面。
若是大战正酣的时候,岂不是一下子就被人破了阵型,直入中军?
事实。
能够这么快被信任就已经足够惊喜了,别的就不强求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朱楷是自带粮草,所以明面说是三千精骑,但其实还有千余人的辎重队负责携带粮草和一些轻型火炮。
也就是说,朱楷这一部总计是四千余人。
...
一转眼,便是数日过去。
经过这么些天的磨合,朱楷所部同大明军队之间的信任与日俱增,交流也日渐频繁。
连绵起伏的草原,天如湖蓝白云似雪,风景如画。
此刻,有一支铁骑小跑而来。
“少主,放出去的斥候回报。”
“前方有些不对劲,似有元人的游骑出没。”
齐山收到部下来报,当即驱马前禀告道。
朱楷眉尖一挑,星眸中似有欣喜之意浮动,问道。
“这么说,元人的主力有可能就在附近了。”
齐山点头。
“应当是。”
“大军出行,必有斥候先行探路,而元人游骑就常被元人充当斥候。”
朱楷闻言,也没什么好说的,吩咐道。
“那就叫弟兄们保持戒备,另外派人知会一下明军那边。”
于他而言,顺顺利利接应到徐达,自然什么都好。
可如果有不开眼地元人想送死,那他也能成全他们,之前清扫草原只是小试牛刀,燧发后装线膛枪得真正威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少主放心,我明白的。”
齐山应声,领命离去。
......
明军区域。
相比于朱楷所部一人双马的阔绰,明军可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只能靠着一双肉足丈量草原。
当然。
多亏了草原辽阔,李文忠虽仍旧是以方便行军的纵队前行,可也分成了多部,齐头并进。
这样做,好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