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1章 万事皆备(1 / 2)穿在1977首页

第711章 万事皆备

华山路园洋房。

周正东在大别墅里上上下下转了两圈,感觉非常满意。

在别墅外面,周亚丽在偌大的草坪上转悠,与记忆中的破旧园进行对比,“区别也太大了吧,我记得那个角落里有个垃圾堆的,现在全部都清走了,还有那边,以前是一片杂树林,现在全部换成了水杉。

还有游泳池,……”

她转身看向陈凡,“原来好像是个臭水坑吧?”

陈凡两手插兜,慢悠悠地走过来,“不是臭水沟,人家原来这里本来就是游泳池,不过后来无人打理,设备也遭受损坏,落雨形成积水,成了一片小湖,久而久之,自然会发臭。”

周亚丽噘噘嘴,“那还是臭水坑嘛。”

陈凡抿抿嘴,她说的还真不能算错。

以前那个游泳池的水坑,确实有点发臭了。

周亚丽张开双臂,做了个深呼吸,“这个泳池比以前那个大了一圈,而且设备也更换成新的,夏天在这里游泳,一定很舒服。”

陈凡却眉头微皱,“这种露天泳池,最近几年应该都没问题,不过最好还是弄个房子罩起来。”

周亚丽转身看向他,眨了眨眼睛,再扭头看向围墙外面,不解地说道,“这附近又没有高楼大厦,应该没人能看见里面吧?”

陈凡哼哼两声,“现在是没有,但谁知道以后有没有呢?而且露天泳池容易遭受雨水污染,搭个棚子又不费事,既能保证隐私,还能保证卫生,多好。”

周亚丽走近两步,凑到他身边,小声说道,“老弟,好像你对内地的发展特别有信心,是不是有内幕消息?”

陈凡瞟了她一眼,“内幕消息没有,不过,既然你都决定投资内地,那就不要胡思乱想,踏踏实实把公司做好。

我很有信心,未来的上海,成绩一定不差。”

周亚丽转了转眼珠,随即眉角轻扬,“不说算了。”

陈凡耸耸肩,不再说话。

他算是发现了,跟周亚丽说话的时候,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给她答案,有时候她就是随口一说,哪怕看到答案,都提不起兴趣来。

周亚丽又看了泳池,眯着眼睛琢磨了一会儿,随即两手一拍,“确实有必要建个游泳厅,还要建一条檐廊和主楼相连,这样不管外面是狂风还是暴雨,都不影响游泳。”

这时周正东从主楼走出来,陈凡转头看了一眼,也懒得跟周亚丽去扯,径直转身走了过去。

等走近一些,陈凡大声说道,“老舅,这里做上海办事处怎么样?”

周正东人还没到,他便举起手摇摆。

陈凡微微一愣,这是不同意?

难道这里还不能满足一个办事处的要求?

等周正东走近,他便大声说道,“这里好是好,但是太好了,而且面积也太大。我刚才想了想,办事处要不了多少人,一个办事处主任兼业务、一个接待文员,三到五个维护人员,也就够了。连财务都不用,文员整理资料,顺便代为记账就行。”

周亚丽转身看向他,“那怎么办?”

陈凡指向侧方的两栋副楼,“那里可以啊。一栋用来办公,一栋用来住宿,还不会打扰到主楼。”

随即又比划了两下手势,“那两栋楼在围墙边上,在那里划一片地方,隔离出去就行,也不会影响到这里。然后在隔离墙上开一扇门,还方便你们进出。”

周亚丽连连摇头,“那这座园洋房不就毁了么。”

本来二十多亩的面积,已经被划出去几亩地建了房子,使得后园小了一大半。

要是再划出去一部分,还是从规整的长方形里切出来一小块,怎么看都觉得难受。

见她这么说,陈凡只能两手一摊,“那没办法,如果不选这里,就只能去那栋给你们准备的住宅楼。”

周正东走过来,问道,“住宅楼什么样子?”

陈凡还没说话,周亚丽就说道,“跟老弟的房子差不多。都是两层半、带阁楼的结构,连院落的面积也差不多大。”

周正东想了想,轻轻点头,“那也够了,一楼用作办公,二楼给高管做宿舍,三楼是集体宿舍,阁楼做资料库房,刚刚好。”

陈凡耸耸肩,“反正这两座都是登记在亚丽的名下,随你们用。”

他说完还看了看这片园洋房,主楼是总建筑面积两千多平的大豪斯,跟那天去的文联老楼差不多,旁边还有两栋使用面积近三百平米的副楼,用来办公再合适不过。

若是住人的话,那就跟宁郡王府差不多,也太大了些。

而且就连宁郡王府也没有这里大,太空旷了。

刚才周正东和周亚丽从机场回来,在家里喝了杯茶,休息了一会儿,就出来查看办事处的场地。

他们这段时间几乎两三天就要飞一次,去了小本、法国和美国。

看在周正东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法律顾问总办公室专业律师的面子上,富士通、朗讯、阿尔卡特三家通信公司都没有耍招,很坦诚地交流了代理资格条件和要求。

其中条件最宽松的是富士通,性价比最高的也是它,质量最好、最有诚意的是阿尔卡特,不仅技术含量最高,报价也非常合理,更包含了三年的免费维护期。

虽然朗讯价格比富士通高、质量稍低于阿尔卡特,看上去最不划算,可是他们在华盛顿拥有非常强大的游说力量,与阿尔卡特联手,能毫无顾虑地突破巴统的限制,合理合法将产品输入国内。

反正不需要太多的保证金,三家加起来也只有区区三百万美元而已,周正东索性按照原来的计划,一举签下三家公司的代理权。

本来三家公司都想独占市场,才开诚布公给出最优厚的条件,眼看周正东竟然想通吃,这下都不满意了。

不过周正东也不是吃素的。

他直接拿出国内的地图和人口数据,问了他们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数百座城市、近十亿人口,哪个执政者会只采用一家公司的通讯设备?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哪家公司又能有这么好的胃口?

面对这么庞大的市场,你们要考虑的不是独占,而是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而先手,会帮助你们领先同行一步!”

面对自信满满的周正东,三家公司也问出了同一个问题。

“既然不能独占,我完全可以将代理权交给别人,为什么一定是你?”

周正东依然自信,“我可以垫付货款,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你们觉得别人能接受,那大可以去找别人。别忘了,与此同时,你们找的人,还要能接触到内地高层,才可以的哟!”

三家公司都是跨国巨头,早在周正东的与他们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将他的来历,包括与陈凡的关系,都查了个底朝天。

他们不得不承认,找一个能提供货款垫付的人容易,但同时能接触、并取得内地信任的人,却极其困难。

既然眼前已经有了一位完美人选,各方面的条件也不差,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周正东便成了万木春通信设备服务公司,并取得三家跨国巨头的代理权。

这家公司在美国纽约注册,同时在美国新泽西洲茉莉山、法国巴黎和小本子东京设立办公室,又在亚洲香港设立分公司,统筹协调厂商对接与客户服务工作。

另在内地设立两个办事处,专门负责设备的销售和维护。

而维护工作将外包给纽约万木春科技公司运维分公司,该公司运营中心也设在香港,运营却在内地。

陈凡听了他们父女俩的分工,只觉得头大。

就一家通信服务公司,还让他们弄得这么复杂,也真是不怕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