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延安报刊发了苏平的报道。
整个陕北都知道了,南泥湾的谷子,亩产量在400斤以了。
至于苏平的大名,被一个化名给替代了。
如果说延安报的报道,平平无奇。
新华社的报道,则更加的全面。
他们不光把南泥湾亩产400斤以的谷子,报道了一番。
然后,又附加了北大荒的产量。
北大荒的开垦田地,达到20万亩,又新建了五个农场。
秋收下来,达到1亿斤以的粮食。
龙江学院的种植基地,也扩大到了100垧地,粮食的总收成达到了70万斤以。
新华社的报道,最后加了一句,直戳敌人的心窝子:北大荒的粮食大丰收,有力的支援了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为接下来解放全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湾岛,士林官邸。
老蒋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开收音机,收听新华社的广播。
当报道中提到延安的粮食丰收后。
老蒋气的直接关掉了广播。
他再一次把毛局长给叫到了办公室里。
“今天的广播,毛局长听过了没有?供匪北大荒的粮食又丰收了,达到1亿斤以了!”
“供匪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饿着肚子,和我打游击战的供匪了!”
“还有报道中,延安那个叫冯再首的农业专家,你查了没有?是不是和去年的那个苏平,就是一个人啊?”
老蒋既气愤,又无奈。
长江防线没有守住,他只好跑到了湾湾。
一听到农业专家,他就想到了苏平这个名字。
他心里一直记恨着苏平,是苏平提供了2000万斤的粮食。
“总裁英明,新华社报道中,说的延安的农业专家,就是去年在北大荒种地的那个苏平!”
“这一年的时间,他跑到了延安去,推广延安的人,开始种植他的新品种!”
“我们保密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导致我们潜伏的党国精英,一至在东北寻找他的踪迹!”
毛局长在来总裁办公室之前。
他已经派人调查了,这一次的汇报,他觉的总裁不会骂他了。
毕竟,苏平跑到延安,他们保密局也没有发现这个事情。
“唉,你们这些人,是不是看着大势已去,都不肯为党国卖力了?!”
“一个种地的专家,你们都杀不了,我都不知道养着你们,还有什么用处!”
老蒋还是忍不住的骂起毛局长来。
大势已去,他的心已经被扎了多少刀,数不清了。
再被多扎这一刀,他也只能忍着了。
米国在香江港的情报中心,也收集到了新华社的报道。
关于苏平的消息,再一次被送到了,总统的办公室里。
仅仅一年的时间,杜鲁门总统还没有忘记呢。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个苏平,又搞出来了一个新谷子品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主粮?”
“他是和大米一样,还是和麦子一样的粮食嘛?”
“东方的仲国,粮食丰收对我们占据亚太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杜鲁门把送来的报告,摔在桌面。
他要被气炸了,搞不清楚,苏平是掌握了什么技术,可以在一年的时间。
又开始推广另一种新品种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