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城,府衙。
柳东旭与众将商议了一下韩重勋的计划,大家都觉得可行,他便开始写信,且还是多封。
毕竟他很难保证,一封信就直接被李海昇的探子得到,总要保个量。
就算这些信最终都没有被李海昇得到,那落到金基英的手里也信,正好想看看他愿不愿意与起义军合作,先一起干掉李海昇。
现在这种大乱之世,真没几个人特别在意你是官军,还是叛军,只要阻碍了自己,那就都要除掉。
柳东旭的运气一向比较好,飞鸽放到第三只,就被李海昇的探子给射下来了。
这探子一看到信件内容,就马不停蹄往成川奔去。
这探子截获信件的地方,离成川有40公里,他快马加鞭,终于在天黑前赶回了成川。
成川城,府衙。
李海昇看完这封书信后,又将其交给了自己的军师,朴大观。
朴大观是一名进士,洪景来之乱时,是铁山的召募将。
李海昇被李尧宪派去,拔掉洪景来定州之外的据点时,与朴大观相识,后来便跟在他身边当军师。
李海昇看到这封信时,是又惊又怕,真担心金基英会与柳东旭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朴先生,还好我们截获了此信,不然真到了金基英手里,一切可就说不定了。
不过我们还是不得不防,万一那柳东旭没有收到回信,直接派人去送信,那就麻烦了。”
朴大观拿着那封书信看了良久,才说出自己的看法。
“大人,我们确实要防备一下,那金基英之所以同意让我们驻兵成川,无非是畏惧那赵兴镇也来插一脚,想借你与赵兴镇之间的矛盾,帮他挡一下。
如今赵兴镇刚刚挟持了大王,移驾咸兴,无暇西顾,那金基英只需与叛军议和,就能在中和站稳脚跟,那他岂能容得下大人你。”
原来金逌根占据汉城后,那些忠诚李氏的臣子,依然不甘寂寞,偷偷带走李旲,借着商船,沿临津江逆流北上。
他们原本是想从伊川进入黄海道,去李海愚的,可谁知赵兴镇刚好从铁原到伊川,正好将李旲截获。
截下李旲后,赵兴镇立马带着他到了咸兴,将这个名义上的大王,控制在自己手里。
李海昇当时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大吃一惊,没想到朝廷那些大臣这么能折腾。
当然,眼下他也顾不上别人,还在为金基英的事发愁。
“朴先生,我只是想要一个容身之处,怎么就这么难啊!”
李海昇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没有底气,语气也弱了不少。
朴大观当然知道李海昇的小心思,他又何尝不想李海昇壮大,可现实让他们举步维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不动声色,暗中防备,一旦有可乘之机,直取中和,斩杀金基英!”
“那要是金基英与贼寇联手了,我们该如何是好?”
“他金基英能与贼寇联手,难道我们就不能吗?”
“你的意思是……”
“没错,就是大人想的那样,我们派人去与贼寇联系,寻求联手的可能,一旦对方答应,我们就按兵不动。”
“为何按兵不动?”
“当然是等贼寇自己去打金基英,然后我们坐收渔翁之利,总不能我们真与贼寇联合,去攻打官军吧!
更何况,你难道就真相信那伙贼寇,万一他在我们与金基英厮杀的时候撤军,我们和金基英岂不都完了。”
“哦,对对对,那如果贼寇不答应呢?”
“那就说明贼寇可能已经与金基英联手,亦或还在等金基英的回应,那样我们就要快点去找金基英,跟他商议一起攻打贼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