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凛冽的寒风,李益和朴大观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下,领着家眷,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站在远处的柳东旭,一直看着这边的情况,看李益他们离开,才准备转身回城。
一直站在他身边的申承佑,也一直看着今晚这一幕,心中有些不解。
“大帅,这些人都已经被我们抓了,为何还放他们走?”
“兵不血刃占据中和,总比杀得血流成河要好。
你赶紧进城,李益他们没有带走金基英的家眷,你去将金基英的家眷都保护起来,不要伤害他们。
我们的目标是解救天下苍生,平等对待他们,按人头给他们分地,让他们自食其力。”
柳东旭放走李益和朴大观,当然不仅仅是为了不让中和城杀得血流成河。
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虽然起义军是和天下的贵族豪强为敌,但他们的爪牙,也有不少出自普通家庭,亦或是落魄的两班户,比如这个李益就是。
柳东旭希望能够通过释放李益、朴大观等人,在这些可以笼络拉拢的人心中,留下一个“仁义”的形象。
他相信,如果下次再抓住李益,那时候再开口招降,也会有一定成功率。
柳东旭这边刚赶走李海昇的时候,金基英领着手下逃到了德源,见到了赵兴镇。
他跟赵兴镇说,平安道南部贼寇猖獗,请对方速速领兵,前往剿灭。
德源原本只是一个都护府,但它处在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江原道,四道交界处,交通便利,更适合赵兴镇谋划全国。
自从赵兴镇迎奉大王进德源后,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也跟着一起到了德源,让原本宽敞的城池,立刻便显得拥挤。
不过在权琇的主持下,不到半年时间,这座城池的规模就翻了一倍,王宫官府衙门,应有尽有。
一座座大小官员的府邸,建立在各种树木的绿荫之中。
经历过汉城之乱后,逃到德源的贵族豪强们,又重新显出了各家各户的豪华与气派。
如今赵兴镇将大王牢牢控制在手中,并且利用德源东南方向肥沃的土地,保证了粮草的充足。
如今他兵精粮足,有了争雄天下之心。
虽然前段时间西征谷山,遭受了一点损失,但这对赵兴镇而言,并不算伤筋动骨。
也就在金基英来求援的时候,赵兴镇收到了庆尚道观察使金会渊的来信。
没想到对方竟然让他出兵,从北面帮他威胁江原道观察使洪义谟,信中口气却是十分傲慢。
赵兴镇看了书信,无比愤怒,却又不敢轻易得罪这个金会渊,便与众谋事商议对策。
权琇作为他麾下的第一军师,率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人,金会渊虽然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却不足畏惧,倒是这占据平安道南部的贼寇,实在是我军的心腹大患。
我军应当趁着金会渊与洪义谟厮杀之际,先破平安道南部,解除这边境隐患。
不然待到金会渊灭了洪义谟,占据江原道南部之后,可能会挥师北上,我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
赵兴镇也想先攻下平安道南部,可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问题。
“权先生,如果我军西征平安道南部,那谷山的李勉昇趁机东进,攻打德源怎么办?”
两年前谷山起义时,李勉昇被认命为谷山的按核使,与府使吴毅常一同平叛。
前段时间,吴毅常与李海愚发生冲突,李勉昇趁机在吴毅常背后捅了一刀。
而李勉昇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与李海愚之间暗中勾连,只要他解决吴毅常,那谷山这块地盘以后就归他。
也正是有李海愚的支持,不久前赵兴镇攻打谷山,才无功而返。
李海愚也不是真的为了帮李勉昇,他主要是希望对方在前面帮忙挡住赵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