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杀!”
申承佑大喊一声,然后一马当先,向迎面而来黄海道官军冲杀过去。
他身后的飞龙军展开阵型,直扑这群黄海道官军。
两军相交,立刻混战在一起,呈现一场白刃肉搏的血战!
战马嘶鸣着冲撞往来,刀枪和刀枪相迸,火星飞溅。
砍落的人头、手脚,被马蹄无情踩踏,汩汩的鲜血,汇成一个个血潭,渐渐凝固发紫。
好在黄海道官军早已慌乱,结不成阵型。
而申承佑率领的飞龙军,与朴孝信率领已然不多的骑兵,一前一后,往来冲杀。
黄海道官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因为李东善麾下的大多将领,都只是靠着裙带关系,才谋得的将帅之位。
他们这群人,甚至连李东善都不如,没有丝毫将帅之才,指挥无能,两千左右的黄海道官军,很快便出现了溃散败逃的迹象。
申承佑趁热打铁,领着飞龙军杀向那些无能的官军将领。
那些官军将领虽然无能,却都是逃跑有术,一见敌将朝自己杀来,立刻抛下兵马,独自溜走。
就这样,没有了将领指挥的官军士兵,只能沦为赤焱军屠刀之下的死鬼。
裵载沅护着李东善,冲出了赤焱军的包围,一口气跑到了瑞兴,才收住了惊慌失措的心神。
过了一日,其他将领才领着残兵,进驻了瑞兴。
至此一战,黄海道官军,亦或整个黄海道的贪官污吏、贵族豪强,只要听闻‘贼寇’二字,都只觉得浑身瑟瑟发抖。
当然,李东善不会向李海愚禀报自己的无能,他只说自己以五千黄海道官军,与上十万贼寇鏖战。
眼瞧着胜利在望,因为南铉雨临阵倒戈,终致功败垂成。
这一战赤焱军虽然胜了,却也损失不小,朴孝信率领麾的四百骑兵,直接战死了一半,飞龙军也伤亡过半。
杀退了黄海道官军以后,申承佑立刻命令朴孝信,让他和麾下的两百骑兵,开始整编百姓。
让他从一万多老百姓中,挑选出了三千壮丁,将之前战场上缴获的武器,全都分给他们。
然后将那两百人骑兵,安插进这一三千壮丁之中,作为这些壮丁的将校和教官,开始在谷山城下操练。
申承佑这个时候操练这些壮丁,完全是做给谷山城内的李勉昇和沈厚镇看。
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很明确,那就是赤焱军已经消灭了李海愚派来的援军,下一个就轮到你们了。
申承佑在率军来谷山前,柳东旭交代过,谷山他想要,但如果能劝降李勉昇和沈厚镇,那就最好劝降。
这样不仅能兵不血刃地拿下谷山,还能让赤焱军在谷山的实力更强,更能威胁到赵兴镇。
就在申承佑与黄海道官军鏖战之时,赵兴镇、金基英、李海昇,各领兵马,会师于平壤。
柳东旭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战略,将成川和中和大部分粮草和百姓,都迁往平壤,只留下少部分赤焱军驻守。
并且告诉那些驻守的赤焱军,一旦官军攻城,不要死守,一把大火将城池焚毁之后,在各自所在的方位扎营,守卫平壤的东面和南面。
成川和中和的百姓都进入了平壤后,一时间,平壤人满为患。
柳东旭在平壤四周的山林,以及平壤四座城门外,又各扎下了一座营寨,将大量民兵部署在这些营寨之中。
这样一来,既可以分散城中的人口,又可以与平壤形成相互策应之势,让来征讨的官军无从下手。
平壤,联军中军大帐。
赵兴镇坐在主位,露出和善的笑容,看着下面的金基英和李海昇。
“金将军、李将军,柳东旭此人异常狡诈,前番我也曾败在他手中。
如今我们三路兵马合在一处,虽说是准备以雷霆之势取平安道南部。
可是用兵还需谨慎,如若兵败,我等将无法向大王交代。”
“赵大人所言极是!”金基英表现得唯唯诺诺。
李海昇瞥了一眼金基英,见对方这幅模样,有些看不起。
“赵大人,以在下之见,剿灭这股贼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谨防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勾结贼寇、谋害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