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勉昇打算投降,便对沈厚镇说出自己的想法。
“先生,现在我们已经走投无路,如果不做贼,那便只能做孤魂野鬼了。
如今这谷山城内,我们已经将百姓的粮食都搜刮好几遍了,可就算搜刮了全城百姓的粮食,士兵们一天也就两顿稀粥能吃。
再这般下去,就算贼寇不攻城,城中这些百姓和士兵,恐怕都要造反。”
沈厚镇来回踱步,又想了想,他不是在想投不投降,而是如果将投降利益最大化,过了片刻才停下脚步。
“看来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但是我们不忙着投降,将军可以先射一封书信给贼寇。”
“为何给他们射书信?”李勉昇不太懂沈厚镇的意思。
沈厚镇也知道李勉昇现在慌了神,不知为自己谋求利益。
“我们既然是投降,仅仅不杀不辱不收缴财物等,还不够,还得让贼寇答应我们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李勉昇好奇地问道。
“兵马不解散,不整编,仍由将军统帅。”
沈厚镇见李勉昇这才恍然大悟,继续补充。
“将军,只要我们这一千五百兵马还在自己手里,那有朝一日,要是这群贼寇顶不住朝廷的征讨,那贼寇被剿灭之时,我军可反戈一击。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跟朝廷说明,我们是为了谷山千千万万的百姓,那么多官军将士,不得不委曲求全,只待朝廷大军一到,临阵倒戈。”
李勉昇觉得此计非常不错,不仅能保证自己的地位,还能带贼寇快不行的时候,回到朝廷的怀抱,可问题是,贼寇能答应这种条件吗?
沈厚镇见李勉昇一直踌躇不定,便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将军,我们在这想再多,也不如试上一试,说不定贼寇就答应了呢!”
李勉昇一想也是,自己瞎琢磨也没用,便亲自写了封书信,让士兵射出了城。
谷山城外。
当赤焱军巡逻士兵,收到李勉昇射出城的书信,立刻呈了上去,而申承佑看完只是微微一笑。
“朴将军,你以为如何?”
朴孝信觉得李勉昇有些异想天开,现在谷山可以说是无路可走,居然还敢提出这种条件。
“申将军,我认为不妥,如今这谷山已然是我军的囊中之物,没必要答应他这种条件。”
申承佑没有第一时间回复朴孝信,其实在他们出征前,柳东旭单独找过他,预料到了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柳东旭给出了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答应对方这个条件,但我军必须要在对方军队内部安排监军。
在定平时,申承佑就跟着柳东旭,当然清楚为何安插监军。
而且攻打谷山前,他们也了解过谷山的情况,知道李勉昇虽然是主将,但主意和计策,基本都是沈厚镇想的。
那只要将沈厚镇调到身边,让他远离李勉昇,李勉昇威胁也就没那么大了。
申承佑想到这些,越想越觉得可行,便于朴孝信说了柳东旭的安排,以及自己分化李勉昇和沈厚镇的想法。
朴孝信一听,也觉得可行,两人便不再犹豫,答应了李勉昇的条件。
为了不让对方觉得自己有诈,他们还特意准备等到第二天中午才回信。
翌日,中午。
当李勉昇和沈厚镇,收到申承佑的回信,立马迫不及待地打开看。
他们俩也没想到,对方竟这么轻易答应了他们的一切要求,并且勒令他们立刻开城投降,否则立刻攻城。
沈厚镇其实也考虑过会不会有诈,可贼寇说如果不马上答应,会立刻攻城,便没阻拦李勉昇缓一缓。
当谷山城门打开的那一刻,申承佑和朴孝信亲自上前,迎接放下兵刃的李勉昇和沈厚镇,那些官军士兵则暂时被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