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再见姬昌,人间终局
似生似死,非生非死的人,敖丙见过。
但似生似死,非生非死的天地,敖丙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生与死,是天地所彰显的出来的一种法度,在参悟这法度的时候,会有不少的生灵,想尽办法的令自己落于生与死之间,以此去触碰生与死,所以对人而言,似生似死,非生非死,虽然不常见,可也常见。
但对于天地本身而言,生与死,乃是他们所存续的一种状态。
本源犹在,便是生。
本源消亡,便是死。
不是生,就是死,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中间的状态。
——而偏偏,这麒麟崖,便处于这样一个中间的状态。
本源干涸,不见生机,从这一个角度而言,这麒麟崖,早已是死得不能再死。
可偏偏,这麒麟崖,又是活的。
麒麟崖当中的‘死’,便如同是有自己的意识一般,仇恨的窥视着每一个踏进麒麟崖的猎物。
天地之间,自从妖皇那一句“天生万物,有灵者为妖”过后,这天地之间的一切,便都有了化生灵智,从死而生的可能——但,无论如何,都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可能化生灵智的。
而‘死亡’,便是其中之一!
死亡所相争的,便是死亡——当死亡化生灵智之时,便意味着,其已经背离了死亡——而这,便又会导致他的死亡。
就如幽冥的那些鬼神,他们是把握死亡的神祇——可他们,也并非是死亡所显化的神祇,而只是代行死亡的神祇。
他们是为了天地的平衡,而主动向死亡靠拢的强者。
越是接近死亡,他们的实力,便越是强大——当他们真正的踏足死亡的那一刻,他们甚至是能施展出真正的,属于死亡的力量。
那是构成天地最根本的,二分之一的力量,是将天地导向终局的力量,这样的力量,便是圣人,都会觉得麻烦。
敖丙有的时候,甚至会怀疑,代表终结的上清灵宝天尊,其力量的终极衍化,便是那最为极致的死亡,是天地走向消亡的死亡。
天地万灵,他们的所求,最为归根结底,不过就是生与死!
死亡之重,可想而知。
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后土娘娘他们这样的幽冥之神,他们所行的,其实便是在窃夺死亡的权柄与力量——可就算是以他们的功体,都要以这种方式,才能触及死亡的根本,触及到真正的‘死亡’,这死亡的力量是怎样的恐怖,可想而知。
而这样的,绝对不可能,也不应该拥有灵性,甚至于灵智的力量,一旦拥有了自己的灵性和力量过后,又会是怎样恐怖的存在,更是可想而知。
而在这种绝对不可能诞生的情况当中,又诞生出来的东西——这相离相斥的东西,天然便有成为大罗,甚至于注定成为圣人的机会。
当然,这也只是这麒麟崖本身的潜力而已。
而同样的,对于敖丙而言,这麒麟崖的存在,亦是一种无上的机缘!
一个以最保守的姿态估计,都是大罗层次的力量——或者说,是正在孕育的,至少大罗层次的神圣。
而这样的神圣,对于自身的存在,并无什么理解,对于自身以外的东西,并无什么防备……
立于这麒麟崖当中,只需要微微的勾动一二,这将生未生,将死未死的神圣,便能将自己的一切,都彰显在敖丙的眼前,任由敖丙参悟,任由敖丙梳理……这是怎样的机缘?
更不要提,更不要提,敖丙所显化的青龙之身,本来就是持生之神,是触及生之权柄,触及生之根本的东西,正好和这死相对应——有这样的,至少是大罗层次的‘本质之死’作为生的映照,敖丙在青龙之途上的功行,会怎样的精进,可想而知。
青玄之苍龙,其身形,在那麒麟崖上舒展开来。
青龙的气机漫卷之间,属于生的痕迹,便又在那麒麟崖上零零星星的绽放,然后被麒麟崖当中的死所吞没。
此外,又有穹天上的星辰,按照四季之轮转,向那麒麟崖中洒下星光。
而在每日不停的雷霆之间,麒麟崖上的龙吟和麒麟之低吟,更是绵延不朽。
那动静,看起来就似乎是太古时代,三族大战的余韵,在这麒麟崖上被接续,然后重演一般。
一开始的时候,昆仑山中还有些阐教道人,试图在那龙与麒麟的交错之音当中,参悟什么玄妙——然而,那笼盖与麒麟崖上的死,却是将麒麟崖内部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一切玄妙,一切有可能让‘外人参悟’的可能,彻底湮灭于那死亡当中。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又一个皆无所得的阐教道人,便都离开了麒麟崖。
与此同时,敖丙主动踏进麒麟崖的事,便也在天地之间,缓缓发酵。
有人感慨于阐教的强权,也有人唏嘘于这位司法大天君的怯懦。
但更多的人,却是敬服于这位司法大天君的刚正!
刚正,并不难——或者说,对于他人的刚正,并不算艰难。
任何一个人,只要能持住大义,便都能对他人刚正。
然而,对自己的刚正,却是无比的艰难。
尤其是,他没有必要以这刚正的姿态来对自己的时候——就如阐教所言,敖丙坏了他们阐教的道统之法。
可真要说起来,阐教的说法,也并不是那么的站得住脚。
敖丙所传授的法门,固然是阐教之法——可这法门,也只是敖丙自行参悟,而非是阐教弟子传授。
这法门,可以说是阐教之法,也同样可以说是敖丙之法。
如此,敖丙要将这法门传授出去,亦是理所当然——那么天地之间,万般法门,归根结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若是敖丙传授自己所参悟的法门,便因为那法门和阐教的道统有所相似,便触犯了阐教的戒律——那岂不是,任何一个道统的扩张,任何一种法门的传承,都有可能触及阐教的戒律?
这实在荒谬!
捏住了这说法,再配上敖丙而今的地位,敖丙而今的实力,那他很容易,便能将阐教的这说法压下,在阐教的兴师问罪之间,全身而退。
可偏偏,这位司法大天君,却是选择了承认阐教的说法——然后按照阐教的戒律,踏进麒麟崖受刑。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以来,阐教的那些道人们,为了彰显阐教的威名,而一次又一次的提及,麒麟崖的恐怖之处……
这足以彰显这位司法大天君在天规,乃至于在‘规矩’之上的决心和刚正了!
连他自己,都是如此,何况其他呢?
而同样的,一个连自己触犯了规矩,都会毫不留情的进行惩处,而丝毫不为自己找借口开脱的人,那么大家自然也相信他,在天规之上,会保持一种前所未有的公正,而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而有所偏向。
相比于其他的东西而言,这样的司法大天君,才是大家更需要的司法大天君!
而就在这无数生灵的念头转动之间,那些大罗们,天庭的仙神们,便也同样是发现了这一股风向。
——天庭当中,那名为天规的道果,越发的圆融,也越发的接近‘成熟’。
那高悬于天庭之上,让那些太乙,大罗们抬眼便能触及的天规之道果,正一点一点的,从天庭的至高之处,从那可见而不可及的冥冥当中,一点一点的落入真实,一点一点的,靠近真实。
若是有人对这道果的位置,变化,有一个具体的记载,便能看得出来,这一颗道果落下的方向,便正是那麒麟崖的方向,是那位司法大天君所在的地方。
每年冬至的时候,麒麟崖中雷霆消散,青龙之辉,压过麒麟之低吟——彼时,司法大天君神殿的使者们,便会将这一年以来所积蓄的天规诸事,交由司法大天君审核裁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事,便已经是从麒麟崖传到了人间。
每逢冬至的时候,便是那些人间的凡人,也都会焚书祷告,向天地诉说自己所遭遇的不公,企图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冤情和不满,送到司法大天君处,好让这位刚正的司法大天君,给他们一个公道。
而这个时候,也往往是司法大天君神殿的使者们最为焦扰的时候。
那些从司法大天君神殿往麒麟崖去的使者,不止一次的,被人间所燃烧起来的香火掀翻云头——然后他们手中,要带到麒麟崖去请司法大天君裁断的文卷,其上便多出了些许属于人间的内容。
而这过程,便如同是一个全新的大罗之仪轨一般,让那天规之道果,如同瓜熟蒂落一般,一点一点的,向那位司法大天君靠拢。
而在这样的仪轨之下,便是最不希望敖丙摘取道果的玉皇,也都是清清楚楚的意识到,这位司法大天君登临大罗之势,已然是不可阻挡了!
这仪轨之下,等到其从麒麟崖出来的时候,便是这天规道果瓜熟蒂落,与之相合的时候——就算麒麟崖中,那消磨功体的异力再强,就算是这位司法大天君在麒麟崖中,都被那异力给削成了凡人,可等到其从麒麟崖当中出来的时候,便是其合于道果,成就大罗的时候!
大罗!
一个在天地‘道灭’无数年过后所成就的,全新的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