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乐乐的身世(2 / 2)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首页

“平安,表姐给你做新衣服好不好?”

不知道哄了多久。

在何晓晓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

试探着从兜里掏出一叠毛票,塞进李平安的小手里。

李平安终于给了何晓晓面子不哭了。

(李平安:我是给钱面子!)

何晓晓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却不知道一旁的村医却是看傻了。

见过给孩子钱的,真没见过给这么多钱的。

不提村医如何目瞪口呆,却说乐乐一直没醒。

李平安的胸口骨裂,村医却诊不出来。

何晓晓不愿意等下去。

抱着乐乐出了门,何晓晓想去找村长借自行车,却看到陆向南几个人走了过来。

陆向南去完村长家,也没看见何晓晓回来。

想着得把背篓给何晓晓送去。

陆向南这时还不知道何晓晓买了房子,下意识便向知青院走去。

直到路上遇上了村长,想把何晓晓交代的野鸡给村长。

这才知道何晓晓来村医这了。

得知何晓晓弟弟被打了,陆向南鸡也不给了,跟着村长便往医务所走。

陆向南几人走到医务所门口的时候正和抱着乐乐的何晓晓碰见。

得知何晓晓要去县医院。

陆向南二话不说,和村长打了个招呼,便去村长家借了自行车。

村长本想趁机和何晓晓说说二柱娘的事,却被何晓晓扫来的一眼吓住了。

羊老汉看见何晓晓扫过来的眼神,拿着烟袋的手都不禁一顿。

于是三个人像个木头桩子似的站在医务所门口,一句话都没说。

很快,陆向南骑着车回来了。

何晓晓也不矫情,抱着乐乐坐上了车。

李平安上不去横梁,陆向南便一把将李平安拎了上去。

何晓晓冲村长和羊老汉点点头。

几个人出发去了镇上医院。

看着何晓晓离开的背影,村长和羊老汉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良久,羊老汉开口:

“这个事……这丫头……”

“哎……她爹……”

“叔,你到底要说什么?”

羊老汉又用烟袋锅子敲敲村长脑袋。

“那丫头是烈属,咱村派来那个张队长不是公安,是部队的!”

“如果你处理不好,那丫头找张队长……”

“还有,她在山上的事,张队长为什么不让你问?”

“哎……我就说!这些知青就是麻烦!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把这些个玩意儿弄乡下来干嘛!”

村长烦躁的说。

“瞎咧咧什么?”

羊老汉呵斥村长一句。

“叔,你看这事?”

村长试探的问。

“先别管,等那丫头回来,看看她咋说。”

羊老汉收起烟袋子,背着手往家走去。

“叔,我觉得那丫头刚才那一眼,有点像……你以前当兵时候似的。”

“就那种感觉吧,就那回,你受伤回来养伤,我去你家看你……”

村长跟在羊老汉身后,絮絮叨叨的说道。

“陆同志,这个乐乐家里还有什么人啊?孩子挨打怎么没人拦着呢?”

路上何晓晓忍不住问道。

“没人了!”

“哦?他是孤儿?”

“算是吧。”

“算是?什么叫算是?”

何晓晓不明白。

“哎……你知道他为什么叫乐乐么?”

“为什么?”

“因为他这一家子的命吧……都不咋地。所以他娘临终给他起了这个名字。”

陆向南有些唏嘘的说。

“哦?怎么回事?”

陆向南叹了一口气说道:

“乐乐的姥姥是跟着家人逃荒时路过咱村的。”

“走到咱们村外的时候,也不知道是饿晕了?还是怎么回事?”

“就是在村外倒地不起了。”

“她家人大概以为她饿死了吧?”

“反正就是把她扔下了,都走了。”

“然后她最先被村里的光棍发现了,抱回了家……”

“不管怎么说呢,人倒是活了下来。”

“后来就生了乐乐娘,之后就再也没怀过了。”

“因为没生儿子,那个光棍天天打骂乐乐姥姥,好几次打的村里人都看不下去了。”

“后来那个光棍为了要儿子,把母女两个赶了出来。”

“当时的村长便把山脚下的一个破屋子给了娘俩。”

“之后娘俩也是艰难的活了下来。”

“乐乐娘长大了之后,嫁给了一个外村人。”

“乐乐爹的家呢,是后娘当家,那个后娘性子很是泼辣。”

“只是当时公婆尚在,而且婆婆也是个历害的。”

“两位老人对大孙子还是很疼爱的,乐乐爹的婚事也是两位老人给张罗的。”

“那时候有两位老人压着呢,那个后娘也不敢对乐乐爹过份。”

“所以乐乐爹这才能顺利的娶上媳妇。”

“乐乐娘过门两年后,两位老人先后离世,后娘便没了忌惮。”

“有一次乐乐爹就被后娘逼着去山上打猎。”

“命不好,遇到了野猪,人当时就没了。”

“后娘立刻把乐乐娘赶了出来,到处说,两位老人和乐乐爹都是乐乐娘克死的。”

“乐乐娘回娘家后,才发现自己怀孕了,村里人带着乐乐娘去找婆家。”

“乐乐爷爷本来是想把乐乐娘留下的,不管咋样也得给大儿子留个根哪。”

“结果后娘却说,进门两年都没怀孕,人一死就怀上了?肚子里指定是个野种。”

“当时两个村子因为这事也闹腾够呛。”

“最后乐乐爷爷还是听了那个后娘的话,不让乐乐娘进门了。”

“就这样,乐乐娘又被赶回娘家,还背了个坏名声,后来生完乐乐没几天就去了。”

“临死前,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乐乐,因为她和她娘一辈子太苦了。”

“她说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可以不苦了,过快乐的日子。”

“乐乐四岁的时候,乐乐姥姥也没了。”

“村长为了乐乐开了大会,好说歹说,最后村里每家一年拿出一碗粗粮来,村长几人又添了点了,勉强给这孩子凑了一年的口粮,存在村委会。”

“村里也有二百多户,就这么凑合了。”

“村里人不少人也是可怜这一家子。”

“你见到给一口,我见到了给一口的,才没让这孩子饿死。”

“可这么整也不是长久之计,村里好多户都不愿意给。”

“这孩子能活多久,谁也不知道了。”

“村里人就没有想收养他的吗?我看村里有不少没儿子的呀?”

何晓晓不勉有点奇怪。

这年头男孩还是有人要的。

“怎么没有,乐乐姥姥活着的时候就找过村长。”

“老太太是个明白人。”

“知道自己活不久了,想找户人家收养乐乐。”

“当时村里有好几户没儿子的都动了心,可那个后娘……真不是个东西。”

“居然跑到咱村闹腾一通,说什么乐乐将来要认祖归宗……还说谢谢帮他们养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