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不明白他做错了什么,搞不明白为什么二三十万的兵马,在他手上,才两年功 夫,就变成了这一副吊样子。
这个问题,很好问题,就是单纯的能力不够。
土地肥沃的关中,二百多万百姓,二三十万兵马,还有着天子,朝廷为正统,李傕 混到这个份上,其能力,真是菜的抠脚。
天下诸侯良多,李傕的政治能力,绝对算得上倒数几位。
光会打仗,光能打仗有什么用?
历史上的李傕也是如此,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这样的人物,最终只能走上灭亡这一条路。
见过溃败么?
此时的李傕军队就是如此。
没有粮食,没有士气。
天时地利人和, 一样都不占,可不就是溃败么。
李然带领大军, 一路追杀。
二十几里路,至少斩杀了万余人。
俘虏了两万余人。
你以为李傕身边还有几万?
并不是,逃跑的更多,城建制的千人队,整队整队的跑。
跑到长安的时候,李傕身边的兵马,已经不足两万。
也没那时间去质问郭嘉,绕过长安,继续跑路, 一路往西而去。
郭嘉并没有贸然出城,因为他明白,现在的李傕就是丧家之犬,被灭亡只不过是时 间问题而已。
穷寇莫追的道理,郭嘉还是明白的。
他的任务,就是守护好长安,等到李然到来,交付完整,没有一丝战损的长安,就 是大功一件。
李然带领大军,追击了整个白天,到了晚上,来到长安城下三里外,安营扎寨。
既然李傕一路往西而去,那就不用着急了。
李然现在十分想见见郭嘉。
郭嘉第一时间打开了城门,来到李然军营。
见到李然之后,第一时间单膝跪地,说道:“属下郭奉孝,拜见主公。”
二十出头的郭嘉,比李然还要年轻几岁。
但这几年的历练,让他有着不符合这个年纪的成熟。
跟历史上的郭嘉相比较,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历史上的郭嘉,虽说聪明,但大多都是小聪明,对,就是小聪明这个词。
论大局观,没有荀或强。
论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更是差的离谱。
所以,英年早逝的郭嘉, 一辈子都只不过是祭酒的职位,说白了,就是一个单纯的 谋士而已。
但是。
李然让郭嘉改变了人生, 一出道,就是太守起步。
给了郭嘉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自行行事,给他足够大的舞台,让郭嘉施展出了所 有才华。
所以,郭嘉是打心眼里的感激李然。
是李然改变了他的人生,改变了他一切。
不然,他这个寒士出身的年轻人,到死可能都到不了如今的官职。
李然几大步上前, 一边扶起郭嘉, 一边说道:“这几年辛苦了,你可放下心,可以 睡个安稳觉了。”
这话一说,郭嘉的眼泪忍不住的流了出来。
他这几年,要说辛苦,没有多辛苦,但心理压力是真的大。
真是如同李然所说,睡觉都不敢睡死,都要睁着一个眼睛,生怕自己睡死,说出一 些不该说的梦话。
这种心理压力,无法言道。
“走,奉孝,今天是个大喜日子,我们一起喝酒去。”
“此战,你当计首功。”
李然拉着郭嘉的手,来到军营中。
把贾诩,典韦,黄忠,徐晃,盖勋等人, 一一介绍给郭嘉。
众人对郭嘉也甚是敬佩,身在敌营,隐忍数年,这本事,真不是谁都能有的。
郭嘉也是第一次放开了自己。
喝的宁酊大醉,不管其他,今日的他确实是最高兴的那个,拉都拉不住。
一个时辰之后。
众人酒足饭饱,其实,除了郭嘉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喝多少。
因为毕竟在军营中,为了迎接郭嘉,喝酒已经是破了军规,要是再喝多了,那还了 得?
哪怕是典韦这个爱喝酒的人,也没有喝多,心里十分有数。
安顿好郭嘉,又派人通知了长安的兵将之后,李然来到军营外,看着不远处的长安 城,在发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贾诩站在了李然身边。
给李然披上了一件皮袍,说道:“公子,天气还冷,进大帐吧,别冻坏了身子。”
李然叹息一声,跟贾诩来到营帐内。
“公子,此战可以说是大胜,几乎没有损失的就拿到长安,怎么感觉你的心情不太 高兴呢?”
李然摸了摸自己的脸,笑着说道:“这么明显么?”
“公子,让我来猜一猜,是不是因为朝廷的事情,让主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李然点头。
“是啊,天子啊,朝廷那些官员啊,说真的,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 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