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没有办法啊,人家可是三国的主角,最后能一统天下的存在,再加上名声在外,坐在靠前的位置不是很正常么。
至于说刘备也是三国的主角,为什么就只能跟自己一样坐在角落,那不是废材逆袭流么,为的就是先抑后扬,为装逼打脸做准备嘛。
这不是小说中的常用套路么。
在这里也是一样,先让刘备三人被看不起,最后关羽温酒斩华雄,后面更是三英战吕布,狠狠弟装了一波逼。
这爽点不就来了么。
虽然有点脑残,可读者喜欢看这样的剧情啊。
见到已经没事了,自己的小命展示保住了,李治也让自己的步兵退走了,不然这些诸侯心里也始终没底啊。
现在听手下的人说李治的兵马已经退开了,这才面露笑容,纷纷落座。
等一众诸侯都坐下之后,袁绍这才开口继续跟各大诸侯讨论要怎么攻打虎牢关。
而李治却是坐在角落里吃瓜看戏。
毕竟接下来可是三国中的名场面了,这么好的机会,能亲眼看到,李治怎么可能错过。
很快,一众诸侯就商量好了计划,基本上跟原著中差不多。
由孙坚作为先锋,去攻打汜水关,袁术为督粮官,负责粮草的调配。
对此,前来打酱油的李治从头到尾都没发一言。
很快,孙坚就带兵出发了,在路过李治的座位的时候,还狠狠地瞪了李治一眼。
而李治却是当做没看到,把孙坚气了个半死。
见到孙坚出发了,一众诸侯却是各怀心思。
其中,济北相鲍信认为自己这联军三十多万,想要灭掉董卓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现在让孙坚做先锋,那这首功不就便宜了孙坚了么?
于是就派自己的弟弟鲍忠率兵抢在孙坚的前面都攻打汜水关,却不想被汜水关的守将华雄带五百西凉铁骑给打败了,就连鲍忠也被华雄给当场击杀了。
见到弟弟身死,鲍信更是把这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孙坚身上,于是就去袁术哪里说孙坚的坏话,更是告诉袁术,不能让孙坚抢了这头功。
本来就想着要给孙坚点颜色看看的袁术,觉得是这么一个道理,怎么能让孙坚这个亲近袁绍的人拿了首功呢。
于是,袁术就在手下人的建议下,做了一个十分愚蠢的决定,故意不给孙坚发放粮草。
最后导致孙坚的兵马缺少粮草,士气低迷,最后也被华雄带兵击败,甚至为了掩护孙坚逃跑,孙坚的家将祖茂自愿穿上孙坚的盔甲,吸引华雄的注意力,让孙坚得以逃跑,而他自己最后却被华雄给斩杀了。
这让孙坚心里就更气了,当即就跑回联军大营这边跟袁术吵了起来。
最后袁绍却是看在袁术是自己兄弟的份上,拉了偏架,并没有处罚袁术,只是不痛不痒弟骂了几句。
这就让孙坚心里对袁家起了芥蒂,后面也开始装死不主动出击了。
而联军这边不主动,可华雄连胜两场,却是膨胀了。
当即就带兵到联军大营前面来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