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儿,昊儿,汗青,奶奶的这三个大孙子。你们还不赶紧和琳娜追绍熙他们俩个小人儿去?”
罗汗青摸了摸鼻子,又看了一眼琳娜,笑道:
“琳娜妹妹,我们还是赶紧追上绍熙弟弟和杰琳妹妹去?弟弟的胆子太大,我怕弟弟妹妹在路上又惹出什么祸事来。”
琳娜爽朗的笑道:
“是,郎君,那就让小白先追上去?我们也赶紧催马急行,看夫君和妾身的骑术谁更好一些,郎君敢不敢与妾身比呀!?”
~~~
长安,御书房里,李二望着李恪和李治微笑道:
“恪儿、兕子,父皇这里有一个物件需要考考你们。”
说完,取出一个圆球继续说道:
“父皇我这里有一个圆球,外面只有两个孔洞,但这两个孔洞是相通的。只是里面还有无数道小孔不能相通孔洞,在不破坏圆球的情况下,你们谁能将这条丝线顺利的穿过去,就算谁赢得了这次考核。你们两兄弟现在就一起来想一想最为简单的方法。”
李治抢先把圆球拿起来,反复翻转着,但就是始终不把圆球放下。
李恪在旁边看了一眼,又想到了在孔雀城与罗通的孩子们在一起做智力游戏的场景。
随之一笑,看向李治问道:
“皇弟,你想到了什么好方法没有?”
李治此时即不点头也不摇头,尴尬的说道:
“此事哪有这么简单,弟弟我还要好好想一想。”
李二见李恪以有了想法,随之一笑,问道:
“恪儿,你的心里应该是有方法了吧?你也不要有什么顾虑,先说说你的办法如何?”
李恪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
“是,父皇,儿臣认为,蚂蚁喜好甜食。儿臣现在只需要取来一点蜂蜜涂抹在一个洞口,再将丝线缚在蚂蚁的腿上,将其放在另外一边的洞口即可。蚂蚁闻到蜂蜜的清香之后,自然会寻香而去的。只要蚂蚁想吃到蜂蜜,它自然会不停的寻找到出口。不知儿臣的这个办法如何,还请父皇指教。”
李二先是微微愣了愣神,心想,还是李恪这孩子的思敏捷。
随之点头大笑道:
“好,好,好,朕的恪儿真是机敏无双,如此巧思都能想得出来。嗯嗯嗯,看来朕的恪儿平时做任何事都能做到观察如微,这才有了破解此题的方法呀!哈哈哈。”
李恪此时又给李二送上了一通彩虹屁。
李二内心又是一阵高兴,摸着胡须笑道:
“恪儿,兕子,你们两兄弟今天就在这里为父皇分分忧,一起批阅奏章吧!”
李恪随之想到罗通平时常提点自己的一些话,知道李二是想将自己留在身边给李治当陪练。最后的好处自己可能一点都不会有,说不定还会留下许多隐患。随之立刻行礼回绝道:
“父皇,儿臣现在以经外放去了封地,再参与朝政实为不妥,故而,儿臣还是想最近就回封地去,还望父皇恩准。”
而李二心里考虑的却是,自己的身体早以不复当年。想要通过李恪与罗通的关系,在有之年为朝堂平定好长江以南各方面势力的隐患,为李治今后登基奠定下基础。而此时李恪说出来的这些理由,自己一时又实在无法回绝。心中也知道,只有让李恪登上了皇位,才能得到罗通的大力支持,也只有这样,大唐的发展才会更加稳定辉煌。
沉默了一会,才狡诈的说道:
“恪儿,眼看年关将至,你还是暂时留下来在你母妃身边多敬敬孝吧!如果你现在就回到封地去,一是不知又什么时候才能回长安来。二来也可以在这里多学习学习如何处理政务,为你回蜀州后处理地方政务积累一些经验。另外,父皇还想要你去江南处理一些事情,这段时间,你还是在御书房多看看江南那边送来的一些奏报吧!”
李恪此时心里好似翻江倒海一般,但还是摁下了心里的冲动。
立刻又拜下回复道:
“父皇,儿臣此次奉旨回长安,又长时留在长安以有越矩之嫌。再者,吐蕃才刚刚平定,且蜀州又连连遭受了鼠患和旱灾。儿臣现在长时间留在长安,心中也是寝食难安啊!还望父皇成全。”
李二见一计不成,又心生一计道:
“恪儿,听说汗青于今年将在济州岛举行订婚仪式,你作为我皇室的成员,是不是也应该前去祝福一下呀?”
李恪此时心如电转,回奏道:
“父皇,以驸马为我大唐所做的功绩,朝堂理应派遣一支代表团前去祝贺,以彰显我大唐对驸马的恩宠。但如果只是儿臣前往,是不是还不能彰显其功啊!?故而,儿臣还是认为,请父皇安排以太子为代表,前往表彰才好。如果父皇不放心太子的安危,儿臣也愿意一同前往,以保护太子的安全。只是蜀州连续遭受了兵事和鼠患旱灾,儿臣也是归心似箭,还想先回去看一看。等到处理好这些地方事务后,儿臣一定马不停蹄的回到长安来,陪同太子前往济州岛。”
李二此时再也找不到滞留李恪的理由,但还是说道:
“蜀州的事务恪儿就不用操心了,父皇以经安排狄仁杰前去处理这些地方政务。今天就到此为止吧!现在你就先到你母妃宫里去,晚上你来陪父皇好好喝上一杯吧!从去年到现在为止,你也确实辛苦了。”
李二说完,轻轻的挥了挥手。李恪又再次行了一礼,这才退步而去。
李二看了看身侧碌碌无为的李治,又看向最象自己远去的李恪背影,心中又升起了移储之心。心想,在自己所有的孩子中,只有李恪在各方面都是最为出类拔萃的。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在为人处世之道,与自己相比也是储君的最佳人选。可惜的就不是嫡出,而自己的身体又是一天不如一天,如果现在自己还不抓紧时间移储,那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江山,还不知道今后会是什么样子。
李二恍惚了一会,连吩咐李治的心情都没有了,随之招来高太监,匆匆向钦天监而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