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参与国政,萌新姜长歌(2 / 2)陛下,请听皇帝解释!首页

此一时。

“哈哈哈~~~皇弟说的在理。”

“曾尚书,此事便交由你们礼部了。”

姜长慎抚掌笑道。

满意!

更加满意!

当姜长歌说出追封宜太妃后,他便和元溥对视了一眼。

很显然,他们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

只不过,姜长歌同样会先考虑这一点,多少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他们本以为,姜长歌会说南诏战事来着……

追封事宜!

确实是大事,却不是难事。

更是只能算这场小朝会的开胃小菜罢了。

接下来,在曾湘麟领命之后,众人的目光再度聚焦到了姜长慎身上,很是期待。

而姜长慎倒也没废话,直接从袖中掏出两份锦帛文书,递给姜长歌道:

“看看!”

两份文书,一份是关于南诏战事的,另外一份则是关于绿亭裴家的。

姜长歌看完后,自行递给丞相李弼,眉头微拧。

李弼等人也是一一传阅,随后整个后阁便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中。

“都说说吧,有何看法。”

姜长慎开口后,倒也不着急,接过曹礼递上的香茗,随意呷了一口。

目光却不停的在众人身上流转,明显多留意了姜长歌两眼。

反观姜长歌。

他心中纵然有些想法,却也没开口。

这是他真正意义上参与国家政事,也深知在场的没一个庸才。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对他未来有着莫大的好处,他很是珍惜。

毕竟眼下,就算他能给出一些建议啥的,也是基于有着一定的先知先觉。

单论政务,他是绝对做不到姜长慎、李弼等人那般的得心应手的。

李弼沉思许久,这才看着孙曦继开口道:

“孙尚书,你执掌我大楚户部,眼下我国库存续几何?”

话落。

姜长歌眼眸亮了一下。

不得不说,这一点他倏忽了。

盖因大楚盛世,他便先入为主的认为,大楚国库一定丰盈。

可李弼不一样,作为丞相,作为能被载入史册的内政高手,他的考虑定然是面面俱到的。

这也是姜长歌要多学习的地方。

眼下!

第一份关于南诏战事的文书,是韩青夔紧随姜长歌离开后,便立马加急发回来的。

大致意思是,他准备以五千边军,趁着己方士气高涨而南诏却动乱之际,直插南诏腹地。

不攻城!

不掠地!

只骚扰扫荡南诏各部,将杀伤最大化,造成更大的南诏内部恐慌……

不得不说,韩青夔这一招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不可谓不是兵行险招,计划极其大胆!

但细想之下,成功率却又极高!

毕竟,就以南诏目前的现状,冒窒等人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刻仅剩五千哀兵的韩青夔还敢大胆出击。

而韩青夔的考虑显然也是全方面的。

首先,哀兵必胜!

眼下陇关的士气,正处在空前的高涨状态!

其次,他一旦离开陇关,那么陇关的防御能力定然会大大降低。

哪怕鸿雁太守傅幼起紧急调兵,那也只是解决一时燃眉之急罢了。

关键还得朝廷派兵,谨防西蜀趁虚而入。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既然朝廷要派兵,且目的是为了谨防西蜀趁机出兵。

作为丞相的李弼,自然得考虑军饷粮草,陇关城池修葺等等。

自然而然就得问到国库存续……

可谓是一环套一环!

也体现了李弼行政之高效!

此刻,户部尚书孙曦继闻言,赶忙起身。

他显然早有准备,对着姜长慎恭拜后,不疾不徐的开口道:

“回禀陛下、丞相,至去岁年末,我大楚国库存银七十余万两。”

七十余万两?

姜长歌怔了一下,这么少吗?

这似乎跟自己想象中的盛世大楚不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