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商业版图
“你看看这几篇稿子,是准备用在下一期上的。”王濛抽出一沓稿子递给江弦。
都是短篇小说,江弦了十几分钟看了几篇。
王濛又给江弦添一杯水,见他抬起头来,笑着问道:
“感觉如何?”
“这”
江弦想了想,以四个字来作总结:
“土的掉渣。”
这一沓稿子,大多是些“土得掉渣”的作品。
“土得掉渣”啥意思呢?
这个“土”倒不是贬义。
约莫是接地气的意思。
小说内容就是唱赞歌,主旋律味道非常浓厚。
不是说这些文章不好,有几篇在江弦看来写的确实有些水准。
不过一抹水看下来,全是这种文章,千篇一律,这便让江弦觉得很是枯燥乏味。
而且这是往一部文学期刊里面塞。
一部文学期刊若是通篇看下来,都是同一类小说,那对江弦来说,绝对是很难让他产生太多阅读欲望的。
江弦记得以前光未然常说,《人民文学的办刊水准下降了,有点跟不上时代。
如今他才有了最直观的体会。
虽然《人民文学在文学界内是公认的“皇家刊物”,但要论办刊水准,文化界现如今最推崇的旗帜和标杆却是《上海文学以及《收获这两本刊物。
说起备受读者们喜爱的刊物,《人民文学恐怕排不上号,甚至读者们对这部刊物的期待都在下降。
这与这样的办刊风格怕是脱不开关系。
若是一部刊物里找不到什么太亮眼的文章,枯燥死板,那谁会愿意一直去阅读这部刊物?
“唉,一本刊物到底是用来完成任务还是拿给读者看?”江弦感叹一句。
“阻力重重啊。”
王濛也跟着感叹一声,“自从我来到《人民文学,我是极力希望这本刊物能够兼收并蓄,天地宽阔,可惜刊物办到现在,就连咱们内部的同志意见都很难达成一致,刊物没产生实际上的变化,这是我工作上的失败。”
“慢慢来吧。”江弦安慰道。
王濛在艺术趣味、艺术判断上绝对有自己的一套。
不过在《人民文学很难施展出来。
从体制上来说,《人民文学就是老一套嘛,管理方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
思维僵化,管理各方面也十分讲话,没什么弹性的激励体制,可以说内部是一潭死水,编辑部完全一套固有的文学目光,而且这固有的文学目光还有局限性。
文学目光有局限性,这倒是无法避免的。
就说王濛,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在后世,刚才和江弦打过招呼的朱伟就讲过个事儿,说《人民文学曾经把如今正崭露头角的马原请去,出钱让他专门为《人民文学写一篇小说。
马原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虚构,这算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是最后《人民文学没用,让他转投其他刊物,这小说最后在《收获上发了,风靡全国。
朱伟解释过,其实是王濛对马原的《虚构写法上的叙述拆解、“叙述圈套”手法并不认可,还有其中的麻风病、麻风村这些灰色阴暗的内容描写王濛也不能接受,最后《人民文学才没有用。
“先不聊这个了,其他我都可以暂时让步,目前我全力推动的是,人事上的变动。”
王濛正色道:“社里已经决定过,今后就不设正副社长了,只设副主编职位,名单里有你一个,你的副主编的聘任,等到今年年底作协的会议上再讨论,先在社里挂职。”
“好。”
江弦点点头,又和王濛聊了一会。
再推门出去。
他长呼一口气。
“妥了。”
老实说,江弦是不愿意踏进《人民文学的浑水里的。
这里头,太乱,太容易得罪人。
不过如今说啥都没用了。
既然已经被卷了进来,那赶紧捞点好处才是最要紧的。
这个副主编的位子。
虽然王濛说是等年底作协讨论,不过多半也就是再走个形式。
王濛这边既然已经开了口,那他这个《人民文学的副主编算是板上钉钉,只等王濛开会宣布。
《人民文学这本“皇家刊物”的副主编,以后在文学界也是举足轻重的一号人了。
“哎呦小情郎你莫愁,此生只为你挽红袖”
哼着小曲儿,江弦在《人民文学的编辑部里转了一圈,那姿态,雄赳赳气昂昂,就像是一头雄狮在巡视自己的领地。
“王扶老师!”
“江弦同志!”
江弦看着王扶,跟她打声招呼。
“哟,从美国回来了?”王扶看着江弦,心里也是一阵唏嘘。
曾几何时,她还领着江弦上《当代去跟刘茵抢稿子。
那时候,江弦只是个小作者。
如今可不一样了,江弦上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的事情,王濛早就在《人民文学内部会议上提过好几次,这事儿基本算是敲定。
看着面前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面孔。
王扶忍不住唏嘘。
年少有为啊.
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编辑部里打打杂,帮老编辑们跑跑腿。
人家江弦呢,这已经是文学界的中流砥柱了。
“《芙蓉镇拍的怎么样了?”拉着江弦坐下,王扶赶紧关心问。
“《芙蓉镇啊”
江弦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美国,不过《芙蓉镇剧组那边他也一直有联系。
其实电影交给谢晋基本上就不会有啥问题。
还有庆奶,也真被谢晋安排去天天给剧组人打饭,听说还闹了次脾气,哭了一场,谢晋也不惯着,给她训了一顿,庆奶擦干眼泪还是继续老老实实的给剧组打饭,手法愈发熟稔。
唉,庆奶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背后真正的黑手是他江弦老贼。
不过江弦还是挺欣赏庆奶这演员的。
后世娱乐圈那些个天天营销女强人人设的各种90、95小,在人庆奶面前都不够看的。
看看人庆奶,这才是真正的女强人,有魄力、有手段、大起大落、浮浮沉沉.人这一辈子比网文小说都精彩。
这女人有魅力。
以后还是要多合作的。
和王扶聊了会儿《芙蓉镇,江弦心里也对剧组那边有些惦记,干脆一个电话给上影厂那边打过去,没联系到谢晋,联系到的是文学编辑祝鸿声,也就是当初来跟他要版权的那位,李小林的丈夫,巴金的女婿。
“外景已经拍完了,现在在厂里补拍内景,你什么时候来上海看看?”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