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进退不得,八月十六,撤兵回北平。】
【盛庸、铁铉追击,大败燕军,收复德州。】
【济南之战结束。】
.......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时空。
老朱还没有说什么,兴奋不已的朱允炆情不自禁的大叫起来:
“好,盛庸、铁铉、平安三人很好,大胜燕王叛军!”
不能怪朱允炆失态,实在是看这个光幕看得心惊胆跳,这是到现在唯一一场胜仗了。
再输下去,朱允炆怀疑未来的自己,真的会被四叔朱棣弄死。
朱元璋没有训斥失态的朱允炆,反而看着朱允炆,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
........
西汉,汉景帝刘启时空。
刘启感慨道:“真不容易啊,看到现在,朕终于看到朱允炆的建文朝廷赢一场了。”
“这才是应该是这场战争的正常走向嘛。”
“朱允炆的中央朝廷,比朱棣资源强百倍不止,早应该打赢了。”
刘启觉得,这才是正常的战争走势嘛,这个明朝的中央朝廷依然实力雄厚得多。
.......
【九月初十,朱允炆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参赞军务,不久后升兵部尚书;】
【封盛庸为历城侯,平燕将军,撤换李景隆。】
【都督陈晖、平安为副职。】
【南军重新进到德州、定州(今保定与石家庄之间)、沧州(今河北沧州)。】
【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州,再度南下。】
【于是下令出征辽东,暗中派人在直沽(今天津市中心)修建浮桥。】
【十月二十五日,燕军从通州折转向南行进,日夜兼程,十月二十七日到达沧州。】
【南军守将徐凯尚在筑城中,燕军仅用两天就攻下沧州,徐凯等投降。】
【燕军自长芦渡河,十一月初四到达山东德州。】
【朱棣计划招降盛庸未果,于是转而南下。】
【盛庸袭击燕军后军,但遭到失败。】
【十一月,燕军到达山东临清;】
【朱棣决定扰乱南军的粮道,遣轻骑至大名,焚其粮船。】
【燕军从馆陶渡河(卫运河,京杭运河的一部分;当时黄河夺淮入海),先后到达东阿、东平,威胁山东南方,迫使盛庸率军南下。】
【盛庸将计就计,决定在东昌(今山东聊城)与燕军决战,并在阵中摆了大量火枪和毒弩。】
【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军到达东昌。】
【朱棣仍然亲自率军冲锋,先冲击南军左翼,没有冲击成功;】
【然后又冲击南军中坚,盛庸故意打开阵将朱棣诱入,然后合围。】
【朱棣被南军重重包围。燕军大将张玉、朱能分别引兵来救,朱棣死战,终于和朱能会合,逃离战场。】
【但是燕军损失惨重,大量燕军被火器所伤,张玉被南军包围,最后战死。】
【南军大将平安亦率兵赶来,与盛庸合兵作战。】
【次日,燕军再次战败,遂北还。】
【在击退南军的阻截后,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十六日,燕军返回北平。】
【张玉战死,令朱棣悲伤的食不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