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说道:“在下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以解北海之危。”
孔融说道:“子义虽然英勇,但是黄巾军人多势众,不能轻举妄动啊。”
太史慈说道:“老母感念府君恩德,特意让在下前来,如果不能帮助府君解燃眉之急,在下也没有脸面再回去见老母了,愿出城与黄巾军决一死战!”
孔融说道:“我听说平原刘玄德是当世英豪,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云长、张益德也是熊虎之将,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如果请他前来相救,北海之危自解,只是没有人可以出去求援啊……”
太史慈说道:“府君修书一封,在下前往平原!”
孔融大喜,立刻修书一封,托付给太史慈,太史慈披挂上马,手持方天画戟,腰悬弓箭,饱餐一顿之后整装待发。
打开城门,太史慈飞出城去,临近护城河,黄巾军前来围堵太史慈,太史慈接连戳杀数人,突出重围。
管亥得知有人出城,料想肯定是去搬救兵去了,便亲自带着几百人前去追赶,将太史慈团团包围。
太史慈收起方天画戟,弯弓搭箭,朝着四面八方射去,箭无虚发,只要是太史慈一弯弓,必然射杀一个黄巾军,其他人不敢再追。
太史慈突出重围,星夜奔驰,前往平原来见刘备「字玄德」。
见到刘备,太史慈告知刘备孔融被黄巾军管亥包围,请求刘备出兵相助,并且将孔融亲笔书信交给刘备。
刘备看完书信,问道:“足下是什么人?”
太史慈回答道:“在下太史慈,字子义,只不过是东莱的一个无名小卒而已,和孔北海既不是骨肉血亲,也不是同乡好友,只是意气相投,愿为孔北海排忧解难,如今管亥作乱,城池被围,孤立无援,危在旦夕,孔北海听说刘使君向来以仁德闻名,能救人于水火,所以派在下突出重围,前来平原求救。”
刘备一脸严肃,说道:“孔北海竟然还知道这天底下有我刘备?孔北海仁人君子,我自然出兵相助,传我命令,调精兵三千,云长、苏非、君义为先锋,益德、水星为合后,我和嗣汉、渺苍居中,发兵北海!”
。。。。。。。。。。
管亥担心援军到来,极速攻城,孔融和糜竺来到城楼,孔融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看,这管亥借粮只是一个幌子,就是想要我的北海,这可如何是好啊?”
就在孔融忧心忡忡的时候,糜竺突然喊道:“明公,快看!”
孔融、糜竺朝着远处望去,只见一彪军马赶到,是太史慈请来的救兵到了。
黄巾军渠帅管亥见身后援军赶到,见刘备兵少,就没有把刘备放在眼里,于是亲自率兵迎敌。
刘备的先锋是关羽「字云长」、苏非「字淳是」和士仁「字君义」,苏非、士仁冲在阵前,管亥舞刀拍马上前。
苏非、士仁两匹马,两条枪,朝着管亥打来,管亥往后一仰,躲过两人的攻击,刚一起身,关羽已经到达面前,直取管亥。
管亥身后黄巾军齐声呐喊,为管亥助威,一个小小的管亥怎么是关羽的对手?两马相交,只一个回合,关羽手中青龙偃月刀寒光一闪,将管亥斩于马下。
刘备大军赶到,太史慈、张飞「字益德」冲杀出来,一个是方天画戟,一个是丈八蛇矛,杀入黄巾军阵中,黄巾军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下子阵脚大乱,刘备也率军掩杀。
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和关羽、张飞左冲右突,如同猛虎进入羊群一般,来回纵横,无人能挡,于是率军出城,两面夹击,大破黄巾军,投降者无数,其他人全都落荒而逃。
孔融将众人接入城中,安排宴席,刘备、太史慈等人庆功。
孔融笑着说道:“多亏各路英雄出手相助,来来来,各位满饮此杯!玄德公一到,黄巾军望风而逃,我当上表朝廷,奏请褒奖。”
众人于是满饮一杯,孔融又说道:“请玄德公前来,是还有一件事相求。”
刘备说道:“哦?请府君明示。”
孔融为刘备介绍道:“这位是徐州别驾从事,糜竺,糜子仲。”
糜竺对刘备说道:“在下奉我家主公徐州刺史陶恭祖之命,求救于孔北海,不想和几位英雄不期而遇,看来,徐州有救了。”
刘备问道:“徐州?陶恭祖有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