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丰等还是恨他,竟请大将军耿宝上奏说杨震不服罪,心怀怨恨,安帝下令送归原籍。
杨震走到洛阳城西的几阳亭,慷慨地对他的儿子、门生们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
我蒙圣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杀,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止,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人呢?
我死之后,只用杂木为棺,布单被只要盖住形体,不归葬所,不设祭祠。“
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
弘农太守移良秉承樊丰等旨意,派官员在陕县留停杨震丧,露棺道旁,责令杨震诸子代替邮差往来送信,路过的人,都为之流泪。
永建元年,汉顺帝刘保即位,樊丰、周广等伏诛,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至朝廷申诉杨震的冤情。
朝廷都称赞杨震的忠诚,下诏任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杨震葬前十几天,有大鸟高一丈多,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
直到下葬,鸟才飞去。
郡里将这一情况上报。
当时灾异连续出现,顺帝感悟到杨震的冤屈,于是下诏说:“已故太尉杨震,正直为怀,使他辅佐时政,而小人颠倒黑白,谄害忠良,上天降威,灾害屡作,求神问卜,都说是杨震枉死之故。
我的昏庸,加重了这种罪过。
山岳崩塌,栋梁折断,是多么危险啊。
现在使太守丞用中牢祭祀,如果您的灵魂显灵的话,请来享受这些祭品吧。“
人们立石鸟像于杨震墓前,来纪念他。
马援,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东汉开国功臣,汉明帝明德皇后之父。
新朝末年,马援投靠陇右军阀隗嚣,甚得器重。
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
东汉建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
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建武二十五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死后受人构陷,被刘秀收回新息侯印绶。
汉章帝时平反,追谥“忠成“。唐德宗时成为“武庙六十四将“之一。
宋徽宗时加封至“忠显佑顺王“,位列“武庙七十二将“。清圣祖时从祀历代帝王庙。
关于马援的先祖有两种说法,一说其先祖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后子孙以马为姓;一说为归化的匈奴人。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大臣。
马通与兄莽何罗与江充关系友好,因此参与巫蛊之乱。
后武帝反思巫蛊之祸,开始对参与制造巫蛊之乱者的惩处。
莽何罗见此,非常害怕。
于是他铤而走险,与其弟马通、莽安成合谋要刺杀武帝。
但是阴谋被金日磾发现并阻止,于是莽何罗兄弟宗族俱被杀。
马通虽死,马通之子马实却没有被处死。
马实于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
马实生马仲,官至玄武司马。马仲生四子,第四子就是马援。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
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几个哥哥感到奇怪,曾教他学《齐诗》,但马援却不愿拘泥于章句之间,就辞别兄长马况,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
谁知没等马援起身,马况便去世了。
马援只得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
在此期间,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不踏进家门。
后来马援当了郡督邮。
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
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
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
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
他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的志气,应当在穷困时更加坚定,年老时更加壮烈。“
马援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获颇丰。
当时,共有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
对着这田牧所得,马援慨然长叹,说:“凡是从农牧商业中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罢了!“
于是,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的堂弟王林任卫将军,广招天下豪杰,选拔马援为掾,并把他推荐给王莽。
王莽于是任命马援为新城大尹。
更始二年,新朝灭亡,马援和哥哥增山连率马员一起离开了各自的任所,逃至凉州避难。
建武元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马员到洛阳投奔刘秀。
马援则羁留在西州,受到陇右割据势力隗嚣的器重,被任命为绥德将军,参与隗嚣的决策定计。
同年,公孙述在蜀地称帝,隗嚣派马援去探听虚实。
马援跟公孙述本是老乡,而且交情很好,马援本以为这次见面定会握手言欢,没想到公孙述却摆起皇帝的架子。
公孙述先陈列卫士,然后才请马援进见,待刚见过礼,又马上让马援出宫,住进宾馆;接着命人给马援制作都布单衣、交让冠。
然后才在宗庙中聚集百官,设宴招待他。
席间,公孙述表示要封马援为侯爵,并授予他大将军的官位。
马援的随从宾客以为受到了礼遇,都愿意留下来。
马援则认为公孙述只是是装腔作势,不能久留天下士,于是毅然返回陇右,并对隗嚣道:“公孙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您不如专门效力刘秀。“
建武四年,马援携带隗嚣的书信到洛阳,在宣德殿面见刘秀。
刘秀道:“你周旋于二帝之间,现在见到你,使人大感惭愧。“
马援道:“当今世道,不只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主。臣如今远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
刘秀笑道:“你不是刺客,不过是个说客。“
马援道:“天下反反复复,窃取名字的人多如牛毛,现在见到陛下,宽宏大量,与高祖一样,就知道帝王自然有真的了。“
刘秀佩服他的胆识,认为他与众不同。
不久,马援随刘秀南巡,先到黎丘,后转到东海。
南巡归来,刘秀又以马援为待诏,日备顾问。
马援要回西州时,刘秀派太中大夫来歙持节相送。
马援回来后,隗嚣询问东方的传言和在京师的得失。
马援道:“前次到朝廷,陛下多次接见我,每次与其在宴间谈话,从夜谈到清晨,陛下的才能勇略,不是别人所能匹敌的,且坦白诚恳,无所隐瞒。
胸怀阔达而有大节,大抵与高帝相同,而其经学之渊博,处理政事和文章辞辩,在前世无人可比。“
隗嚣又问:“陛下比高祖怎样?“
马援回答:“不如。高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为;而当今陛下喜爱政事,处理政务能恰如其份,又不喜欢饮酒。“
隗嚣心里不高兴,说:“像你这样说,陛下倒胜过高祖了。“
话虽如此说,隗嚣到底还是相信马援。
他同意归汉,派长子隗恂到洛阳去做人质。
马援携家属随隗恂到洛阳,数月都没有被任命职务。
他发现三辅地区土地肥沃,原野宽广,而自己带来的宾客又不少,于是便上书刘秀,请求率领宾客到上林苑去屯田。
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此时,隗嚣听信了部将王元的挑拨,想占据陇西,称王称霸,因而对汉朝存有二心,处事狐疑。
马援见状,多次写信,好意相劝。
隗嚣怨恨马援,认为他背离自己,见到信后愈发恼火,后来竟起兵抗拒朝廷。
马援上书刘秀,陈述消灭隗嚣的计策。
刘秀采纳马援的计策,令他率突骑五千,游说隗嚣的将领高峻、任禹等人以及羌豪,陈述利害祸福,分化瓦解隗嚣集团。
马援又写信给隗嚣部将杨广,陈说利害,希望他能归附汉朝并劝谏隗嚣悬崖勒马。
杨广没有答复。
建武八年,刘秀亲征隗嚣。军队行进到漆县,不少将领认为前途情况不明,胜负难卜,不宜深入险阻,刘秀也犹豫不定,难下决心,正好马援奉命赶来。
刘秀连夜接见,并将将领们的意见告诉马援,征询他的意见。
于是,马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隗嚣的将领已有分崩离析之势,如果乘机进攻,定获全胜。
说着,他命人取些米来,当下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
刘秀大喜道:“敌虏已在我眼中了。“
遂决意进军。
第二天,光武帝挥军直进,抵达高平第一城。
当时,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五千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
隗嚣大将十三人及部众十万余人不战而降,隗嚣逃至西城,援陇蜀军李育、田弇逃至上邽。
汉军占领了天水的16座属县,刘秀派吴汉、岑彭围西城,派耿彝围上邽。
至此,隗嚣军主力基本上被汉军消灭。
此战,马援“堆米为山“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武九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作为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