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翊从陈平处听到姬贞关于项颜的言论后,有点哭笑不得,因着她是自己的家人,不好不理或者是无礼,只得接了刘邦关于让他教好内人的令。
想来想去,韩翊趁着兴洛里韩家宴请洛阳城众官吏的当口,把姬贞也带了去。
姬贞看着那满地金黄一片,很是新奇,她感叹道,
“如果塞北也像这样种植庄稼,那我们匈奴至少会比现在要强盛出许多。”
韩翊看了她一眼,想到她要攒了金镒回匈奴的劲头还没过,就知道她的心还在匈奴,顺着她的话说道,
“你们匈奴人养马得摸清马的脾性,华夏这头种庄稼也得把怎么种才能收获更多弄清楚,不然年年都是收的比种的少甚至颗粒无收,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去做的好。”
“也对。不过我觉得你们华夏在府衙做事的和我们匈奴的不一样。”
韩翊的话激起了姬贞的胜负心,在见多识广上韩翊压了她一头,她想用自己的家乡胜韩翊一局。
韩翊洗耳恭听。
“在我们那儿,部落里大大小小的头领带着部落里所有的人带着奴隶和牛羊到处找水草丰美的地方扎营。
他们吃的,喝的,用的,都是自家的。哪像你们这儿的官吏,还要承韩家这样的大户的情。这样下去,富的愈富,那些个穷的或者经历变故变穷的人,该如何活下去?
你们不像我们那里的人那们团结。”
这个姬贞说话从来直率,和周王姬的开朗有很大的不同。韩翊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任由她这样下去,离了韩家,她的看家本领也用不上的话,姬贞很难在华夏存活下去。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眼前的刘邦给他的任务更重要一点,
“王姬说笑了。我们一年中还有余力宴请官吏一次,说明我华夏地界物产丰饶,请得起。
再说了,我华夏族大多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生活,当家族无力帮衬时,那些个衙署也会带着富户长期地接济度日。
我听说你们匈奴那遇到天灾牛羊大片死掉,也口也会锐减。但我们华夏这头,如果不是旷日持久的战事,朝廷可以四处调粮,其他地区也有接济。
平常灾年,我们这儿比你们那儿太平多了。”
姬贞没有再辩解,她只是匈奴的一普通百姓,没有韩翊见识,最多顾虑到的,就是家人的饱暖平安。
她一时也找不出话来反驳韩翊,虽然她觉得韩翊说的有漏洞。
祭祀社稷的仪式到一定程度时,洛阳郡守用农具割了入秋以来的第一把粟,丰收正式开始,各家农人带着一家老小都投入到紧张的抢收中。
看到如此多的粮食,姬贞先就不由自主地咽了咽了口水。韩翊看了她一眼,说道,
“刚才您还说想试试在东边种庄稼,要不先从收获开始试试?”
“好是好,我觉得他们有点费力。”姬贞很认真地说道,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他们想要的是上边的种子,可现在他们把粮食割得齐了根。那些个车啊人啊驴啊的,每次能运的重量有限,还不如只把粮食那头割了,剩下的就让它留地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