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皱眉,他夸奖的人太多了,尤其是在军队当中,很多时候都会夸奖一下兵士。
提高士气,让他们更加奋力作战。
“他是文渊阁的第二十九人,曾参与过永乐大典的编纂,现在…应该是刑部员外郎?”
“周忱?”
朱高毅说到这里,朱棣也想起了那个孩子。
那是永乐三年的时候,自己为了挑选人才,让谢缙挑选二十八人进入文渊阁学习。
对方主动说因为年纪小,所以想要继续跟着学习,自己还说过,他是一个有志之士。
“没错!就是周忱,爹可以将番货变现的事情交给周忱,儿敢保证,他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朱高毅咧嘴一笑。
或许周忱也会被时代的眼光所限制,可对方本就有着对于赋税和商业的理解。
自己再在其耳边嘟囔几句,想来应该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吧?
“好!小鼻涕,去诏周忱来乾清宫中面圣!”
见自家儿子这么有信心,朱棣也仿若看到大批大批银钱入袋的场景。
他心情大好,双手掐腰,出声吩咐到。
“遵旨!”
“小崽子,正好周忱没来,你和爹说说,那商税,当真这般暴利?”
“爹,您还记得我与您说过士农工商的事情吧?”
“自然记得!”
朱棣下意识的点点头。
“既然爹记得,那就应该知道,国家的运转,离不开商人,商人也能够从各项商业活动当中获得不少的利润。”
“爹,您想想吧,朝廷只是征召农税,便已经能收来这么多,而那些商人呢?几乎每天都有着商业活动,那他们…能赚多少?”
嘶!
闻言,朱棣倒吸了一口冷气。
自家儿子说的有道理啊!
“爹,别人咱就不说了,沈万三,您可还记得?”
朱棣点头。
“一个商户,手中钱财,甚至比大明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赋税还要多,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其他人或许没有沈万三这般厉害,可十之一二总该有吧?”
“爹,我大明有多少商人呢?”
朱高毅叹了口气,大明之所以这么穷,就是因为忽略了商税啊!
“爹,我知道爷爷重农抑商是害怕百姓们都去行商就没人种地了,可他却忘记了!做生意,也是需要本钱的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沈万三啊!”
“商税的事情…等万国宴会之后,我与朝臣们商议商议再说。”
朱高毅笑了,笑的很是开心。
他知道,朱棣既然这般说,就说明对方心中有所动摇了!
到时候,国家有钱了,皇家有钱了,他不就也跟着有钱了吗?
“皇,刑部员外郎周忱,奉诏在宫外等候。”
“让他进来吧!”
“爹,那我就先回去了,您叫的急,我还没吃饭,没给娘请安呢。”
“好!小崽子,那你就先回去吧!”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