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崽子,来了?”
“嗯!爹,找儿过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朱高毅问到。
“百官殿参周忱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小鼻涕说了,但没有说清楚。”
朱高毅出声道。
“听说你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弄什么拍卖会?”
“是!”
怎么着?拍卖会出问题了?
可这和那些文人好像没有任何的关系吧?
也损害不到他们的利益吧?
朱棣赚的钱多了,说不定高兴之下还能给他们一些奖金不是?
何乐而不为呢?
“周忱赚了共六百八十万两银子,同时还有不少的瓷器,茶叶之类的东西,按照周忱所说,若是能够再给他五日时间,他便能够再赚个几百万两。”
“然后呢?”
这不是挺多的吗?
一次拍卖会,赚了近乎半年的赋税。
这些文人到底在弹劾什么东西?
“可他免了拍卖会贡献前五家三代的徭役,还给了他们孩子进国子监的权力。”
进国子监?
这不就是捐监嘛?明朝中期出现,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的捐监?
周忱连这玩意都弄出来了?
难怪那些文人会不乐意。
他们内心当中就看不起这些商人,觉得他们是满身铜臭味的人。
不仅是他们本身,就连他们的家人,后代也是如此。
现在就是他们看不起的这些人,竟然有机会和他们的后代学生一起学习,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在侮辱他们。
朱高毅大概已经猜到是什么情况了。
周忱这是摆烂了,明明是想着给皇帝赚点钱用。
皇帝也同意了,索性不过就是几个人免除了徭役,几个人能进入国子监读书罢了。
结果被人弹劾,就连皇帝都不支持他,他还在这干什么啊?
“老爹,不是我说你,有的时候吧,你需要对那些文人强硬一点。”
朱高毅很是无奈地说了一句。
“小崽子,我叫你过来,是让你想办法的,不是让你来教训你老子我的。”
朱棣颇为恼怒地说了一句。
“爹,你想不想整整那些文人?”
朱高毅的一句话,让得朱棣眼神放光。
他何尝不想啊,这些文人,一个个觉得自己清高无比,可做的事情,都是有利于他们的。
无利于他们的,他们就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推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