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立刻向夏福根道贺,王媛媛又指着唐伯诚说:“当年的唐伯虎,现在是我们的首富,身家少说十个亿。”唐伯诚连忙说:“你夸大了,我哪来这么高身家?”李瑞英顿时惊讶,说道:“伯诚啊,你真了不起。”张冬梅接话说:“他还是我们的市人大委员。”唐伯诚回答说:“我已经退位了,现在我和大家一样,是普通的退休人员。”
李瑞英向唐伯诚投去了钦佩的目光,杨琼对她说:“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大作家。”她连忙问:“是哪位?”杨琼指着王天培说:“当然是我们的白面书生啦。”李瑞英笑着说:“这就对了,王天培从前很喜欢看书,读过许多古典名著,还有外国名著,而且他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推荐。”她问王天倍说:“你一定出版过好多书吧?”
王天培回答说:“惭愧,以前当过几年业余作者,发表过一些散文,十来篇中短篇小说。后来遭遇下岗,从此就搁笔了。”唐伯诚接着说:“天培兄的小说作品,我读过几篇,文笔堪称一流,人物塑造和叙事方式,颇有艺术感染力。”接着问他说:“你的那部长篇小说,现在究竟怎么样?”
王天培面露难色,回答说:“别提了,太叫人伤心。”唐伯诚又问:“难道没有联系过第二家出版社?”他摇头说:“现在出版社的情况都差不多,百多万字的作品都不敢接,生怕会亏本。我不想觍着脸去求人,还是算了。”
唐伯诚连声叹气,对众人说:“天培兄不容易,他在退休之后写那本书,前后花了六、七年时间。我看过书的部分初稿,那是一部叙事宏大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尤其是作品的语言,绝对堪称一流,其中用了不少吴方言。现在能用吴方言写作的作家,基本上找不到了。”
唐伯诚连叹可惜,王天培说:“一部作品的命运就像人的命运,或许它生不逢时。我花了这么长时间写这部书,可以说是我的心血之作,我还想进一步做修改,倘若看不到书问世,那就把书稿留给后代。”
苏家福插话说:“你还折腾什么呢?天天对着一台电脑,不如去游山玩水,心情舒畅多了。”夏福根忙说:“天培兄精神可嘉,我支持你。文学是最滋养人的,我们都有这个体会,所以说文学万万不可荒芜。”苏家福争辩说:“现在还有人看书吗?从前新华书店的门市部,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现在你逛半天马路,找得到一家书店吗?”
苏家福说的是实情,夏福根一时辩驳不了,王天培接话说:“现在阅读的人确实越来越少,认为离开了文学,照样能活得好。所以产生一种奇怪的现象,现在的青年人都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文学素养却低得可怜,你问他们有没有完整地读过《红楼梦》?如果不凑巧的话,十个人中可能十个人没有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