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停。
两位科幻爱好者。
“喂,你看了没,任远的中篇小说更新了。”
“看了,一大早我就守着报摊,难以想象,他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我估计他是外星人。”
……
任远咬着嘴唇,强忍着没笑出来。
外星人都来了,哥顶多是个穿越的幸运儿,怎么能被开除人籍!
“外星人纯诽谤!”
距离上次夜谈过去一个月,流浪地球的报刊高开低走,后面的几章狠狠地打了任远的脸。
订阅的只有那极少的一批粉丝,销量远不及第一份十分之一。
刊登报社也转到了长安报社,中青报不要了。
这次失败给敲醒警钟,逆流着亡,是流浪地球不行?绝不可能。
第一篇文稿能成功,无疑是应和了当下知青没有工作的现状,得到大量的关注。
新作科幻小说算选错了时间,在温饱线挣扎的人们,在变革中摸索实业家,谁在乎科幻啊。
渐渐地任远的名字淡出了公众视野,只有一小批人会提起,议论。
他这个月一心筹建另外两家知青商店。
走街串巷,为寻找合适的位置煞费苦心。
众所众知,运营商店和筹办商店是两码事。
好在都成功了。
报亭对面新开张的壹号商店,就是他的手笔。
“热烈庆祝长安市第三家壹号商店正式开业,今日大酬宾火爆进行……”
促销活动热闹的进行着,梨花是店长,等她徒弟熟悉后再抽身去下一家。
采取这种以老带新模式,除此之外,每个月会有一次公开课,给员工解答疑虑,疏导心理。
考勤制度必不可少,奖惩机制透明公开。
……
关于运营他尽力了,尽管会有水土不服,但都被逐一克服了。
在这个知青找不到工作的时代,谁和工资过不去?
任远突然瞅到报亭镜子,他的胡子错综复杂,非常邋遢。
“明明不到二十岁,看着像个三十岁大叔。”
怪不得很久没被当街认出,还以为过气了,没想到变成这怂样了。
“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任远自嘲一句,转身看到分店有条不紊运营,他没多滞留,驱车回家。
关于商店,在和轻工厂,机械厂对接之前,农副产品是他们的主营业务。
目前能做就是对接农村。
现在这形势下,长安城最多开设7到10家。
每个村子对接一家商店。
对了,说到汽水。
壹号商店一直在帮忙卖,销量一言难尽。
没有任何广告,推销方案助力,冰峰饮料还没有崛起趋势。
拐进熟悉的老胡同,
看到门口的木盒子,他忙走过去:“算日子,今天笔友该来信了。”
家里没有邮箱,他搞个盒子代替。
果然,里面有一份崭新的信件。
看地址来自沪市,真的是她。
任远美滋滋的拿回家,不知道这次真心换真心,换到想要的没?
麻溜的撕开信件:
任远同志:
神秘小说家你好。
见字如见唔,你终于收到我的信了。
你拜托的事我打听清楚了:可口可乐公司在改革开放后,立马重返国内了。
主要在港城,沪市沿海城市销售。
1979年年初,用火车运到燕京销售,以一瓶四毛钱的价格供给在华老外。
下面是我的一点窃窃私语,你不想看可以不看。
“呵呵~挺可爱人。”
任远笑着继续往下看:
你的信任,婷如受宠若惊。
对不起,你的小说太好看了,我没忍住全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