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谋逆落水一案已暴东林(2 / 2)朕就搞个艺术,影响大明复兴了?首页

在朱由校心里,真正有点委屈的便是李三才了。

生在正规历史,天启三年便已逝世。

但现在李三才还是年富力壮的东林大佬,地位崇高,是东林领袖级人物。

一直隐居东林书院的顾宪成这位东林党魁,张居正的死,与他脱离不了关系。

张居正死,既得利益者就是东林党代表的士绅体系。

“东林从到下都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都是又当又立中的祖师爷。”

朱由校看着李三才、郑三俊,不由冷冷地讽刺。

以前东林六君子听到朱由校这样说,可能会跳出来维护。

现在东林六君子都选择沉默。

他们不是笨蛋。

怎么会不知道张居正在救国,中兴大明?

他们曾经拥护和推崇的东林理念却在干着亡国的活。

“诸位爱卿,此事终审之后,东林里面那些如同你们这样的忠君爱国的人。”

“你们可以召集起来,向世人证明。”

“你们与他们不是一类人。”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你们啊,这是想要中兴大明的必然经历的路。”

“这是你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足以受益终身。”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这是朕对你们的考验!”

“倘无坚定的意志,坚定的理想,你们担当不起帝国复兴之大任。”

东林六君子和信王朱由检,脑洞大开。

觉得这是天子对他们的考验,合格了才有资格担任天子赋予他们的最高使命。

这一次谋逆落水一案,他们都在大牢里面目睹了整个过程。

事实证明,他们都得到了血与火的考验。

而他们曾经所崇敬的对象未能经受考验,反而成了祸国殃民的一方。

反过来一想,天子说得太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是龙是虫、是人是鬼,是善是恶!

在严的刑罚之下,都成了一面照妖镜。

一目了然。

通过各方势力的交叉分离审问,得出来的信息对比。

整件事情的经过都清晰起来。

坚持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审判原则。

这次牵扯的人,有不少是屈打成招。

但最后都得到了朝廷的补偿和释放。

“臣等谨遵圣训!”

东林六君子彻底被朱由校收服。

便是信王朱由检也是如此!

就像个犯错的孩子,乖巧无比,不咋呼了。

李三才、郑三俊心里苦啊,原以为天子来天牢,是为了和他们谈一谈。

毕竟他们好歹也是大明帝国中的重量级人物。

可惜朱由校自始至终都没有看他们一眼,甚至还杀人诛心。

如果外面的东林同道,能救援的早已救援了。

说明天子和朝廷不打算和东林党妥协。

便是造反也要坚定不移地把谋逆一案给办了,大不了掀桌子。

排兵布阵,戡定叛乱。

所有大明各势力都达成了共识。

而东林党并非铁板一块,心有大明、心有天下、心有君王的人。

现在已经和他们这类罔顾国家利益的群体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