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 初战宜阳(上)(1 / 2)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首页

章武四年,五月。

崤函南道,宜阳城。

宜阳,这块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周时,它属周南之地,召公曾在此听讼断案,留下了千古美名。

春秋时,晋国崛起,宜阳归晋。战国时它又成了韩国宜阳邑,见证了韩景侯迁都阳翟的辉煌。

秦灭东周后,设三川郡,宜阳属之。

后汉武帝雄才大略,分全国为十三州,京师地方称司隶校尉,宜阳亦在其列。

前汉元鼎四年,河南、南阳二郡西境被分,武帝在这里置弘农郡,郡治灵宝,辖十一县,宜阳再次改换门庭。

而今,这块古老的土地,再次成为了风暴的中心。

在夏侯惇大意失南陵后,魏军便沿着崤函南道一路败退,一直到宜阳才勉强稳住了阵脚,开始收拢败兵。

此刻,这位独眼将军正身披甲胄,手持长刀,站在城头之上,凝视着远方。他那仅剩的一只眼睛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愤怒,有不甘,也有深深的担忧。

他知道,南陵关一失,崤函南道的门户洞开,宜阳便成了雒阳的最后一道屏障。

若是宜阳再失守,汉军便可沿着崤函南道长驱直入,直逼雒阳城下!到那时,魏国危矣,陛下危矣,自己也将成为千古罪人!

河南尹,雒阳城。

“你说什么!南陵关失守!”

曹丕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来禀报的信使,声音尖锐而刺耳,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夏侯元让误我!我把南陵关交给他,他就这么回报朕?”

曹丕怒吼一声,胸膛剧烈地起伏着,额头上的青筋暴跳,显然已经气急败坏。

他知道夏侯惇能力平平,但毕竟是曹氏宗亲,是自己可以信任的内姓武将。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夏侯惇竟然会如此轻易地丢掉了南陵关!

“陛下息怒!”

程昱连忙出列,躬身劝道:“当务之急,是尽快派遣援军,驰援宜阳,万万不可让汉军再进一步!”

曹丕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程昱说的没错,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守住宜阳。

“……曼成!”

“臣在!”李典连忙出列,躬身领命。

“我不放心元让,你速速率领城中一万兵马,去协助元让,务必守住宜阳!这……已经是我能拿出来最后的兵力了……”

曹丕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也带着一丝决绝。

要知道,尽管魏国的兵力与汉国相差不多,可此次刘瑁为了伐魏,动用的总兵力超过了十五万,而魏国作为防守方,在冀州与并州的交界处就超过了五万人。

而后又在雒阳、豫州、扬州布置重兵抵御刘瑁的进攻,总兵力也超过了十万人,因此此时的雒阳城,能够支援宜阳的兵力也就剩下一万人,再多,恐怕就不够防守剩余八关的兵力了。

“请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协助夏侯将军守住宜阳城!李典郑重地说道。

“好!朕等你的好消息!”曹丕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冀。

李典领命而去,带着一万援军,星夜兼程,火速赶赴宜阳。。

宜阳城头,春雨绵绵,魏军士卒顶着细雨,正在城头布防。

“将军,汉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知道了。”

夏侯惇淡淡地应了一声,声音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城墙上那些面色紧张的魏军将士,沉声说道:“弟兄们,南陵关已经被我们弄丢了,我们已经退无可退!

宜阳城,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若是此城再失,雒阳危矣,陛下危矣,大魏危矣!

我夏侯惇,今日愿与诸位一道,死守宜阳,与城共存亡!”

“誓死守卫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