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傅天琳(2 / 2)1980我的年代首页

“阿文,你看,跑了十来天步之后,是不是饭量大了好多,身体也明显强壮多了!现在应该有130多斤了吧?”黄英满意的看着徐文明显变的比原先麻杆腿粗壮了一大截的大腿。

“不过你现在还不够强壮,还是太瘦了!后面你必须要坚持下去,没到150斤之前不可以停止跑步,到了学校后我还是会天天监督你,每天叫你去跑步的!”

“锻炼身体贵在坚持,至少坚持一年半载后才能真正改善身体素质。”

醒了醒坚挺的鼻子,黄英笑嘻嘻的问,“你前面写的那几首诗真不错,我当时看了后都哭了,现在距离你投稿也有了十来天,“星星”诗刊同意发表了吗?”

“我也不知道啊,现在联络太不方便,都是靠邮递公司,不知道能不能成,但我估摸着信已经到了“星星”诗刊,不管成不成,这几天肯定都是要有消息了吧!”

徐文对于抄的这三首诗能不能发表也是不确定,虽然说这些诗歌都在原先的历史中被证明非常优秀,但万一阅稿的编辑突然间走眼或者因为急事把投稿撇一边了呢!

“这三首诗写的那么好,肯定能发表的,如果“星星”不发表,那就说明他们的编辑眼光有问题,到时咱们就去投“诗刊”!”

“没事,咱们要摆正心态,相信“星星”诗刊的编辑。”徐文安慰道。

------------------------

16日上午,傅天琳在乘坐了38个小时的火车卧铺之后,终于到了上海火车站。

右手拎着行李袋,左手拿着火车票,傅天琳这时候早已香汗淋漓,一脸疲惫,衣服也变的臭哄哄了,早已没了在成都上车时还十分精神的模样。

这次过来,为了防止其它杂志社截胡,白航和傅天琳都没有通知沪江本地的兄弟单位,只是提前通知了白烨这位经常在“星星”诗刊发表诗歌,以“春潮在望”等诗吹响解放思想的嘹亮号角,这两年在国内诗坛和北岛、顾城、舒婷等人一起崛起和活跃的沪江诗人。

“天琳同志,欢迎你来到沪江。”刚出检票口,一个高大的青年男子就站到了傅天琳面前,伸手和傅天琳握了下手后接过了傅天琳手里的行李包。

“白烨同志,隔半年后再次见到你非常高兴。你今天下午有空吗?有空的话麻烦你带我去一个地方,如果没时间的话麻烦你帮我规划下乘车路线。”

“哈,能有什么事情居然让天琳同志这么着急?相信肯定是好事!放心,我肯定会全程陪同,为了做好这个东道主,我都已经提前向单位请了一天假了。”

“你们沪江诗坛现在可了不得啊,杂志社最近收到沪江一位诗歌新锐的投稿,投的三首诗歌的质量都非常高,已经被白主编亲定为下月重点推荐的诗歌安排在“星星”的前三页。”

“白主编和陈副主编两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并不比咱们现在国内诗坛的名人顾城、北岛和你差!白烨同志,你这次在沪江真的是要遇到竞争对手了!”

“这是好事啊,一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只有更多的优秀诗人涌现出来,咱们诗坛才热闹,才能在文学圈内站的更稳一些。”白烨听到这话根本不以为,意反而是欣喜不已。

“哪你啥时候再写几首诗出来投给我们?我好久没看到你的投稿了。”傅天琳突然问道。

“啊?天琳姐,今天能不能不谈这个,最近实在是没啥灵感,再过段时间吧!”白烨心慌的摸了摸鼻子,暗自嘀咕,“早知道会被催稿,我就舒舒服服的呆在作协,不请假了!”

“白烨,不要浪费了你对解放思想的敏感,全国那么多诗歌爱好者都在等你的新作呢!”

“天琳姐,你放心,我后面只要有了灵感马上就写,到时肯定投咱们“星星”诗刊,你今天就别催我了!”白烨苦笑着作揖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