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要气死我啊!”徐建好不容易才从泥腿子混进了沪江日报后勤部,在外面说起来也是一个文化人,现在自己儿子居然要去摆摊修自行车,他是差点被活活气死。
“李达在家吗?”外面忽然喊道。
“咦,钱主任,你怎么过来了?快请进。”
钱任力拿着个本子,施施然的进了格子间,“李达也在啊,那正好,不用让你爸转述了。”
“是这样,今天上午王总编交给我一个任务,说是经过努力,已经找到一个解决咱们报社家属中所有待业青年没工作的方法,但是呢,总编心里也有点没底,就准备先做一个试点。”
“这不,我就趁下班这个吃饭点前后大家都在家的时候,过来做个统计,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参加这个试点,愿意的话我就记下来了,不愿意的话等试点结束后看到时的具体情况。”
“哎呀,钱主任您这也太辛苦了,为了孩子们的工作大晚上的还得到处跑。”
“都是为了工作,总编和我们这些中层干部都知道大家为了孩子们工作的事情愁的不得了,如果这次试点真的能把这事情给解决了,大家到时工作起来就可以更用心了!”
“钱主任,这次试点是报社安排我们进厂上班吗?”1980年工人老大哥最强大,所以绝大部分人找工作首先就是工厂,越大越好,然后才是政府机关,李达自然也不例外。
“李达,工厂你现在就别指望了,整个沪江现在有着近50万待业青年,还有十几万知青在外地没回来,国家要开多少厂才能容纳这么多人进厂上班,这个完全不现实。”
“是这样,沪江不是每天都有几万人过来出差和旅游嘛,但是呢,咱们街面上现在只有国营商店,没办法满足这些人对沪江本地特产和交通地图的需求,甚至他们连临时想喝上一口热水或者冷饮都找不到地方;另外呢,现在大家订阅报刊啥的都比较麻烦,除了机关部门外,其他人基本都需要自己去邮政局去订阅。”
“我们这次的试点呢,就是在各个小区门口,在主要道路交叉口,还有类似人民广场这样的商业区这里先安置30几个便民报刊亭,售卖报刊杂志、交通地图等等。”
“这不和在外面摆摊卖东西没啥区别吗?”
李建听到这里顿时就不乐意了,好家伙,自己刚才还在和李达吵摆摊的事情,现在报社领导居然亲自来推销摆摊卖东西了,这也太有失体统,丢报社的脸面了,这30多年来哪有报社家属区上街卖报纸的啊!
但李达的眼睛这时候却亮了起来,“钱主任,除了这个便民报刊亭的试点外,咱们报社还有其它试点项目吗?”
“你以为解决就业的办法是葡萄,还一串一串的啊!”
“钱主任,那我服从组织安排,参加这个便民报刊亭的试点工作。”李达沉默了会斩钉截铁的回答。
“不和你爸再商量下?”看了眼一脸铁青的李建,钱任力再次和李达确认。
“不用了,我已经想清楚了,便民报刊亭,既然是亭子,肯定能遮风避雨,那就是说也是在室内工作,其实和商店里的售货员区别不大,只是没有正式工编制罢了。”
“我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能让我自食其力的工作,不再用爸妈的钱了!”
正准备骂李达的李建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这孩子怎么变的完全不认识了?原先半天打不出一个屁,现在居然还能和钱主任侃侃而谈。
看了看在公用厨房内探出脑袋,竖起耳朵仔细听着钱主任说话的老婆,李建好想直接把李达塞回到他娘肚子里面去回炉再造,但仔细想想李达说的话,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现在还每月问爸妈要钱,这确实是让人抬不头来,怪不得一定要出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