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也露出笑容。
大明如今确实不缺钱粮。
金钱方面,佐渡岛的金矿、银矿仍在开采中,日国再过几年也将瓜熟蒂落,届时朝廷便可开发石见银山,令白银年入也大大增加。
粮食方面,除了红薯等美洲作物今年将向十七省全面推广种植外,户部农业司还收集了各地稻麦粟等作物的先进种植经验,整理成册,传授给那些不知道的农户。
再加上这几年各地官府都在朝廷的指示下搞水利工程,稻麦等传统农作物的收成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很多地方粮食都连续好几年获得了大丰收。
有钱有粮,以大明如今的人口基数,便不愁没有兵马。
想到这里,朱标又道:“依父皇所说,那西域便要直接设立行省了?”
“不错。”朱元璋点头,随即问:“你认为这西域行省怎么设立合适?”
朱标想了想,来到西域舆图前,道:“若直接将之前东察合台汗国领土划为一行省肯定是不合适的,此外如今甘肃都司有些太大了。”
“因此,儿臣以为,不如以天山东麓到金山南麓这条线为分界线,西南这一片划为安西行省,东北这一片,也即是漠西草原及关西七卫,可划为北庭都司。”
“原甘肃都司剩余部份,也即是后世的甘肃、青海大部及宁夏,可改为甘肃行省。”
言语之间,朱标在西域舆图上画下了几条虚线。
朱元璋看得点头,“倒是可行——如此咱大明便有十九行省、二十九都司了各行省也是有都司的,前文忘了提。”
朱标笑道,“如今即便除去海外领地不算,咱大明疆域之辽阔也远迈汉唐了。”
“哈哈哈,”朱元璋闻言畅快地笑起来,“不错!”
汉唐虽强,却都未能令乌斯藏吐蕃臣服,也未能征服整个大草原和东北地区,如今大明却令乌斯藏臣服,又在大草原、东北建立了直接统治,西域也将纳入直接统治,疆域之广确实是远迈汉唐了。
笑过后,朱元璋捋须道:“回头你将西域的战事消息先告诉刘宽,让他也高兴高兴。”
“父皇不让人传捷?”
“等那忽歹达正式归附,冯胜将哈什哈儿、鸭儿看等城池都切实接管了,再传捷报也不迟。”
朱标明白,朱元璋这是想等大捷坐实再搞露布传捷——若是那忽歹达半途反悔,那早早在京师传播西域大捷的消息可就闹笑话了。
···
···
刘宽得知西域接连大捷的消息后,虽然高兴却不意外。
明军如今实力这么强,别说东察合台汗国,便是那跛子帖木儿篡夺的西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也绝非明军对手。
因此高兴完,他便继续忙自己管的一摊事了。
这日,他带着天工院的几名官吏和五十名护卫,来到了京师西边的栖霞山东麓。
去年天工院在此建立了“三酸两碱研究所”——之所以选在栖霞山东麓,一则是如今京师用地没几年前那么宽裕了;二则,该研究所至少下辖五个研究室,是一个大所,对周边环境也有一定要求。
所以刘宽干脆让建在城外。
说起来,刘宽上中学时化学成绩最差,到了大学以及工作后,对化学方面的东西基本就没有任何关注了,当初中学学的一点化学知识也基本都还给了老师。
因此,来到大明时,他的手机、平板、电脑中很少有化学相关的知识,至多是土法制肥皂之类的内容。
就算是后来几次联网后世,他下载的化学相关内容也比较少。
但他也知道,大明要发展工业,不发展化学不行——那样的话,工业就会像三足鼎少了一足,立不住的。
所以,前两次他还是专门下载了一些化学相关的视频等资料,来引导大明发展化学工业。
三酸两碱作为化学工业的基础,自然成了大明发展化学的开始。
栖霞山离京师不路过十几里地,刘宽一行皆骑马,出城后没多久便到了地方。
为了方便配送物资以及安全防卫工作,目前研究所的几个研究室都建在栖霞山东麓的一个山谷中。待到将来,各个研究室规模扩大,新的场地也都建好,才会相继从这个不大的山谷中搬出去。
如今几个研究室都在一起,倒也方便刘宽视察了。
刘宽并非第一次来此处,这里的官吏等工作人员也了解他的习惯,因此只有研究所大使许永带着几名吏员到谷口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