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6章 崇祯身家竟不如一大地主!顺军之追赃助饷【求追订】(1 / 2)带着铁路到大明首页

第396章 崇祯身家竟不如一大地主!顺军之追赃助饷求追订】

这封电报颇长,刘宽看了会儿才看完。

电报主要讲了两件事。

其一,巴尔库克率领五万兵马来攻,晋藩与西海卫如何打了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以及朱棡亲率近三千精骑追击马木留克溃兵并阵斩巴尔库克的经过。

其二,则讲述了马木留克高层官僚、贵族是如何腐败——他们大概抄缴了多少金银珠宝、粮食布匹等,甚至顺带提了一嘴谢玉所献的“夹棍拷问马木留克官僚、权贵”之策。

看到这里,刘宽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老朱、朱标一直都有留意刘宽神情,见刘宽最后露出的笑意颇为古怪,朱标不禁好奇地问:“妹婿为何笑得如此古怪?”

刘宽道,“微臣只是看到谢玉向晋王殿下献上夹棍拷问之策,想到了一件事。”

在朱标看来,夹棍拷问马木留克那些官僚、权贵虽然残酷了些,却也是那些人罪有应得——电报中可是提了,马木留克很多平民都被权贵逼成了奴隶呢。

老朱便没想那么多,直接好奇地问:“你想到了何事?”

刘宽觉得那事跟老朱说说也没什么,便道:“微臣想到了历史上李自成带领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后的一些作为。”

听此,不论是老朱还是朱标,立马预感到,多半又是一件甚至几件于老朱家而言并不光彩的事。

但老朱还是忍不住道:“你且讲一讲。”

“是。”刘宽见老朱一副做好心理准备的样子,便放心地讲起来,“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可以说已经席卷大明北方,算上当时各地加入其所建顺军势力的农民军及大明官军,顺军总兵力应该超过了五十万。”

“他既攻入了进城,逼得崇祯帝自缢殉国,坐上了龙椅,自然要大肆犒赏麾下将士。”

“不单单是随他攻入京城的十几万大军要赏,驻守各地的顺军肯定也要赏,再加上这些大军及其家属的口粮乃至军饷,便需要一笔数目巨大的钱粮。”

“李自成满以为攻入京师后,必然可以从大明国库及皇帝内帑中缴获大量钱粮,充作军资——再不济,也可以缴获大量银子充当军费,并用于买粮。”

“哪曾想,隶属于国库的很多仓库一片空荡,老鼠见了都落泪,最终只搜到了几千两白银。”

“而皇宫中崇祯帝的内帑也只有三千两黄金和几万两白银以及少量珍宝,再就是一些价值不高的铜钱,加起来也就值十几万两银子而已。”

听到这里,朱元璋、朱标都一脸难看。

虽然之前刘宽反复提过,大明是穷死的,崇祯更是有史以来中国最穷的一位大一统王朝皇帝。

可纵使再有心理准备,他们也没想到,崇祯朝竟然穷到了这个地步——国库就不必说了,入不敷出,空荡荡的倒也正常;可堂堂大明皇帝的内帑竟然只有几万两银子,这简直不可思议。

明末白银大量流入,银子当钱用,那时随便找个大地主,家中窖藏白银恐怕都不止几万两吧?身家也绝不止十几万两。

也就是说,他们那后代崇祯帝身家可能都不如一个寻常大地主!

刘宽这时又摇着头感慨道:“后来有投了满清的明末文人,写书说李自成从崇祯内帑搜出了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居然也有人相信。”

“崇祯就算再爱钱、再小气,若内帑真有这么多钱,大明都要亡了,他怎么可能不拿出来充作军费?”

朱元璋听了怒哼道,“把这种听着就荒谬的事写进书里,那人必然既蠢又坏,该千刀万剐!”

朱标也怒道,“这种人编造起谎言来当真是毫无底线,更是把天下人都当傻子看。”

朱元璋觉得这种新朝文人编排前朝之事不值得多说,便问:“那李自成既从国库、内帑中没搜到多少钱粮,又是如何解决军资的?”

刘宽笑了笑,道:“这就是之前微臣想到的事了——李自成麾下有一员大将,叫刘宗敏,铁匠出身,很早就追随李自成,还曾救过李自成性命。”

“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建立大顺后,便封其为汝侯。”

“攻入京城没抄缴到多少钱粮,不仅李自成着急,他麾下一帮文武也着急啊——这事如果解决不好,至少有一二十万将士没法安抚,那时他们这些人的富贵怕是都要黄。”

“往日里顺军每攻下一地,都会将当地的士绅、地主全部抄家,钱粮抄归军用,田地则分给百姓。”

“可以说是打到哪儿,就吃到哪儿,一直没为钱粮的事多发愁。”

“只是后来李自成屡败明军,又登基称帝建立大顺,便有很多地方的大明官吏、士绅、地主直接望风而降,这种情况下,顺军自然不好再延续以前那套流寇作风。”

“但刘宗敏以前受过官府、士绅欺辱过,见到这些人就不顺眼。”

“顺军攻入京师后,也有很多大明官员、勋贵投降迎接,其中一些甚至已经但上了大顺的官,肯定不好直接抄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