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李县令的回信。(1 / 2)穿越大汉,我成了匈奴国师?首页

很快,王也收到了李县令的回信,信中已经答应了他的要求,不过因为他现在已经不在那里任职,所以他会写信给如今那位县主安排此事。

其实王也在写给李县令的信中要求不多,主要提到了两点。

一点是希望他以王也自己的名义在他的封地组建一个五百人的队伍。当然了,这五百人肯定是见不得光的,要让朝廷知道他私自豢养军队,那武帝可不会像上次那样大度了。

另一点则是军费的来源了。王也希望能组个商队用于聚财。有了钱财才能找得到人替自己卖命,而且各种装备以及保养也是一大笔开支,没有钱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虽然如今阶级明显,商人最让人看不起,但商人敛财的能力那可不一般。特别是在自己的封地内如果再给他们一点特权,那更是不可估量。

王也在信中还提到:这商队的组建需得精心谋划,挑选可靠之人来操持。可从封地中那些头脑灵活、有经商天赋之人中选拔,给予他们适当的激励,让他们为这支秘密队伍的军费尽心尽力。

对于那五百人的队伍,训练之事也不可马虎。要挑选精壮之士,以严格的纪律加以约束,使其具备强大的战斗力。虽不能明目张胆地操练,但可假借各种名目,如狩猎、护卫等活动,暗暗提升他们的作战能力。

王也深知此事风险极大,一旦被朝廷察觉,后果不堪设想。但自己也只是准备一个后路罢了,他又没有自己封王争霸的心思,不然也不会就只弄了五百人的军队。他只是确保以后出什么事,有足够的人互送他安全离开罢了。

虽然各个世家大族逗会养自己的私军,但通常人数在两三百人之间。这个数量一是不会引起当权者的警觉,二是他们很难保证在超过这个人数后还能养的起,而且还能不漏马脚。

在李县令的回信中,提到了商队的组建,这个他会帮忙。在李县令看来,最简单的就是商队都组建了,毕竟现在商人地位最低,自己只需稍加威逼利诱,自会有人投效。但对于商队到底靠什么获得大量利润,这个李县令也不清楚,于是在回信中也是希望王也能指教一番。

虽然军队的组建他暂时没有把握,但李县主还是请他那朋友先弄了几十个人暂时训练起来。他清楚他那朋友不会出卖他,尽管那人的上位自己出了大力,但也很难保证他会答应此事,毕竟此事影响太大了。

王也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打算等长安这边的事情弄的差不多,就回去一趟,顺便当面与那李县令的朋友见一面,看看此人是否可靠。

在看到这封回信后,王也总算是放心不少,至于商队的贩卖之物,估计还要落到这个武库上来。

王也打算仿照后面的朝代弄个工部出来,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社会百态只要是有利于民生的,他希望都能有人去进行发明创造。正如前几年蔡伦发明的造纸术,虽然这人不太行,但这发明确实是利在千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