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荣而言,小皇帝能安坐听他的传授,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见小皇帝听的津津有味,李荣便越说越深。
作为完整经历了成化朝、弘治朝的大太监,李荣对小皇帝引汪直回来,重开西辑事厂的想法尤为赞许。
大明自太宗文皇帝之后,治理天下的权柄渐渐被文臣把持,也是不争的事实。
英宗之败,李荣虽说没有亲历过,但仅凭一个太监王振的本事,显然不足以让大明五十万精锐、四百多文武官员,全军覆没于大明境内。
而那四百多官员,许多还是跟着太宗文皇帝南征北战过的靖难功臣。
英宗所挟五十万大军,亦是宣宗章皇帝击败马哈木的大明精锐之军。
为何于境内被瓦剌军伏击,这里面的说道可就多了。
英宗睿皇帝五十万军尽没,京中文臣还能击败瓦剌守住都城。
也不知是英宗面对的瓦剌太厉害,还是太宗文皇帝的靖难功臣、宣宗章皇帝的大明精锐太过拉胯,亦或是大明文臣比三者更加厉害?
按李荣说法,如今的大明想要做好了皇帝,首先要用好了太监,其次便是要管好了在京诸军,而最关键的就是皇帝要牢牢的控制住两厂一卫。
宪宗的西厂,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结果汪直一去,宪宗没了。
先帝弘治爷好说话,结果大太监李广死后,弘治爷的死法,比之宪宗更没来由。
李荣作为小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是断然不许这种事发生的,所以他不仅赞同朱厚照引汪直回归重建西厂,还建议整肃宫禁之后,再整肃东厂跟锦衣卫。
这个说法就跟刘瑾说的一样了,许多事要循序渐进,先肃宫禁再建西厂,最后整肃一厂一卫,就是接下来要走的过程。
“大伴,肃清宫禁一事,朕打算交给刘瑾等奴婢来做,大伴要看好他们,不要弄的宫中血淋淋的不像样,三日后,朕还要与内阁、六部于文华殿议政呢!”
对朱厚照而言,肃清宫禁归肃清宫禁,刘瑾这人史书评价极其恶劣,他也不想因为一个奴婢背上擅杀的恶名。
听完李荣的做事过程,他就开口提醒了一句。
“小祖宗放心便好,宫中自有一套处置人的规矩,小祖宗都已经开了口,若底下奴婢做事依旧不利索,那就是没用的奴婢。
还有,小祖宗太过年少,并不好过早的与外朝文臣议政。
那些外朝文臣治国的本事一般,但蛊惑人心的手段却高明,弘治爷便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才对他们诸般放纵的。
等汪直重立起西厂,小祖宗就知道外朝文臣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了,他们并不值得小祖宗优待。”
李荣的话虽说在理,但朱厚照也不打算全按他的说法来,他要做的是正德大帝,跟外朝臣工的合作也是必须。
但李荣所说,先建好西辑事厂,再跟外朝合作,也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