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卢俊义带好了家状和保荐书,到兵部报名。
验察了姓名、年龄、乡贯、形貌等信息后,卢俊义领取了考试号牌回到客店,等待次日的省试。
不料到了晚上,汤隆焦急地到客店来找卢俊义,说家中捎信来,汤隆父亲病重,他要赶回家中侍奉。
卢俊义让燕青取来五十两银铤交给汤隆,叮嘱道:“贤弟,逢急事更要静心,路上切莫慌张,也不要贪酒,安心回家侍奉父亲,如有难处务必来信告知为兄!”
汤隆连声感谢后,急冲冲走了。
燕青有些担心地问:“大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他有些贪玩好赌。”
卢俊义细想了一下,肯定地说:“他说的是实情!书中写他父亲在延安府知寨的任上去世,之后他流落江湖;再见到徐宁时托言父亲临终前给徐宁留了金子。所以他确是在父亲去世前到过东京,时间差不多能对上。”
燕青叹口气说:“唉!不知再见要到何年。”
卢俊义安慰道:“且往好处想,已经结下了善缘,他日定能相聚。”
-----------------
二月初二早上,卢俊义、燕青到周侗处与林冲、武松会齐。
四人跟着师父,牵着那匹玉花骢,去朱雀门外的武学参加壬辰科武举兵部试,也就是常说的省试。
几个人走到武成王庙外,只见门口有军兵把守,卢俊义等与相识的孙安、李应、蒋敬等打了招呼,
孙安嘟囔着:“却是作怪,都让在武学外面等候,按号牌一次进去五人,其他人连武庙也不能进。”
周侗等人只好在庙外等候,卢俊义、孙安等举子验看了号牌进去排队。
进到里面,只见韩滔、彭玘已经到了,他俩见卢俊义等走进来便别过了脸装没看见。
卢俊义看到一人面如重枣,凤眼朝天,心中有感,于是走过去攀谈:“尊驾仪表非凡,与汉末义勇武安王相仿佛,请问如何称呼?”
那人优雅又自豪地回礼道:“小可河东关胜,义勇武安王正是小可祖上。请问足下如何称呼?”
卢俊义通了姓名,又向关胜一一介绍了孙安、李应和蒋敬。
关胜很明显对关羽这位祖上极为崇敬,言行举止处处模仿传说中关羽的行为,可能是年纪尚轻,他只留了细细三柳髭须,不似关公有二尺长髯。
聊了几句,孙安觉得关胜装腔作势,就有些不耐烦,找了个借口拉着蒋敬走到一旁聊天。
此时也开始叫号,韩滔、彭玘第一批进去了,李应的号码比较靠前,排在了第二批。
过了不久,李应考完出来,找到卢俊义等说道:“改了规则,我原听说过去考试,第一等要步射两石弓、马射九斗弓,第二等步射一石弓、马射七斗弓;今科却取消了分等,都用一石弓步射、七斗弓马射,各射五箭。”
孙安走过来正好听到,生气地说:“这样搞,我等力强之人岂不吃亏了?”
关胜脸上也有些不高兴,卢俊义倒是没所谓,本来就是走个过场,这下却是有向师父解释的说辞了。
关胜问道:“抡刀和掇石有变么?”
李应冷笑着说:“抡刀最重一百斤,掇石最重只有两百斤;这两项过去更重的两等都没有了。”
关胜听后双眉紧皱,孙安则是骂骂咧咧;
蒋敬有些茫然,听起来对他这种力气小、文化高的人有利,可自己家境不好又没有靠山,这举措肯定不会是为了帮自己。
李应又说:“兵法问答稀奇古怪,有一半的题我不知如何回答。”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很明显,武艺上不拉开差距,考官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凭兵法问答取人。
真是赤裸裸的作弊!太无耻了!
孙安恨恨地说:“奸贼当道,叫人空有报国之心!”
关胜、蒋敬等人也是满脸失望、愤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