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深知父亲一生操劳,腰背佝偻,作为长子,他渴望能为父亲分担重任,让他挺直腰板,安享晚年。
“大人厚爱,元楷感激不尽!”李元楷举杯向李自彧致谢。
李自彧哈哈大笑,随后与李元楷聊起家族中的种种秘闻逸事,显然是有意让李元楷提前融入家族核心。
月色如水,马车在山林间穿梭,蹄声得得,打破了夜的宁静。
不知不觉中,李元楷耳畔响起了涛涛江水声,风中夹杂着稻花的香气,沁人心脾。
他心中一动,知道离别半月的家乡已近在眼前。
掀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小寒江上点点渔火,犹如繁星点缀在江面之上。夜钓的人们在岸边忙碌着,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而不远处的渡口处,灯火通明,仿佛一座不夜城。
“咦?家中何时搭建了这么大的戏台?”李自彧有些微醺地询问道,目光中透露出好奇。
马夫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他见证了李自彧的成长,如今又被请回来驾车,对白枫渡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他闻言回答道:“回大人话,七日前有一伙江湖宗师来到渡口。他们说在岸边观潮能领悟武道真谛,于是搭建了这高台唱戏并设立擂台切磋武艺。”
老者顿了顿继续说道:“元铮公子也受到了邀请但尚未给出回应。”
“想必是父亲不希望铮儿过多涉足江湖之事吧。”李元楷随口应道心中却暗自思量起来。
“走!我们过去看看热闹!”李自彧兴致盎然地命令道马夫随即驱车前往渡口一探究竟。
戏台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台下观众喝彩声连连、掌声雷动,即使天刚破晓,也丝毫不减人们的热情,反而通宵达旦地欢庆着这场江湖盛宴,从满地的果皮纸屑来看,这里已经狂欢了一夜。
李元楷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每逢庙会,那热闹非凡的场面总会让他心生欢喜,与弟弟妹妹们围坐在戏台前,听那咿咿呀呀的唱腔,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而此刻,眼前的戏台与记忆中的画面重合,让他不禁有些入迷。
然而,就在这时,紫藤萝忽然传来一丝微妙的感应,打破了他的遐想。
“咦?人群中竟有修行者的气息?”李元楷心中暗道,眉头微皱。与此同时,他听到身旁的李自彧也轻声嘀咕道:“有趣,这几个戏子竟然都是修行者。”
李自彧修为深厚,已达胎息境四重,且修炼的是正统法术。他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了台上那几人的根骨非同寻常。
“几个散修跑到此地,总不会是为了给百姓们唱戏吧。”李自彧神色戒备地说道,随即招呼李元楷离开这是非之地。
确实,散修们大多游走于山川湖海之间,一生都在寻找各种机缘,他们通常不会有这般闲情雅致来为百姓唱戏。这其中必有蹊跷。
经李自彧这么一提醒,李元楷心中一动,似乎猜到了父亲为何急于唤他回家。家中定然是出了什么变故,或者说有人盯上了他们李家。
“看来,这次回家之旅并不会太平啊。”李元楷心中暗叹一声,随着李自彧悄然离开了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