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状态下能烧一个小时的木炭,在扇风后,坚持了十分钟就消耗完了,需要添加新的木炭。这个时候,问题来了。
“尼玛的我用什么东西来把这个陶锅夹出来啊?”
陶锅装着铜块,放在炉子内,基本就把整个炉子口都盖住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热量,但是问题是现代人可以用铁夹子把陶锅夹出来,可王东没有啊。现在那个陶锅的温度起码是三四百摄氏度,谁敢去弄。哎,没办法,只能先熄火了。
然后是找东西做成夹子去夹,最先肯定是用木棍了,但是那光滑的陶锅根本夹不起来,只要稍微磨蹭半分钟,不管你再潮湿的木棍都烧成了炭,那可是三四百度的熔炉。最后想到了用陶瓷做两根棍子,陶瓷不容易烧起来,但是太光滑,而且很硬,没有办法施加摩擦力,也夹不起来。
“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两根陶瓷棍子粘在那个陶锅上?”王东忙了半天,没有进展,无奈随口问站在一旁的族人。
真是应了那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一直和粘土打交道的陶抓了抓鼻子,开口道:“首领,可以在捏陶锅的时候,再捏两根这种长棍子形状的,还没烧硬的时候就粘在一起。”
一语惊醒梦中人,王东大赞,开始重新制作一个厚壁的陶锅,按照设计,多给它增加两条长度超过一米的提手,然后放进陶窑再烧。
等到这个新陶锅出窑的时候,已经又过了一天了,王东顾不得其它事情,点起小熔炉的木炭,把铜块装在新制作的带着长把手的陶锅里,整个放进了小熔炉里,然后开始扇风加速升温。
随着呼呼的风声,炉子内火苗乱窜,十分钟后,通过把手,把装着铜块的陶锅提起来,再往炉子里添加更多的木炭,继续扇风,新的木炭烧了起来,温度蹭蹭往上飙,站在附近的人都感觉到了阵阵灼热。
经过三次加炭和不断的扇风后,炉子里的温度已经达到了八九百摄氏度,陶锅里面的铜块慢慢熔化,最后变成了一盆铜水。
接下来是非常危险的倒铜水工序,近千度的铜水,一个不慎,就足够把人烫得皮开肉绽,生不如死。刚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不敢靠近,王东只能自己操作。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把合在一起的模具竖着摆放在炉子旁边,通过把手把装着铜水的陶盆提起来,这个把手虽然长有一米多,但是也非常烫,陶器的导热性不是盖的,用了三四层浸湿的兽皮垫着,这才敢去抓。
陶盆提出来后,让其他人配合用木棍帮忙稳定,慢慢倾斜,让铜水通过壶口,流进模具上预先留下的洞口,也就是斧柄的末端那里,慢慢倒了进去。由于在把摸具合起来之前,用了一些潮湿的粘土相粘,这样就把摸具结合的缝隙堵住了,否则铜水就会从这些细缝中流出来,那就完蛋了。
(感谢叶¥风的强力支持,第一次收到打赏,我都有点不好意思,无以为报,特别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