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姊妹易嫁2(2 / 2)聊斋狐妖传首页

也许是店主人的话起了作用,也许是毛公真的改过自新。没过多久,毛公参加乡试,竟然高中第一名,成了举人。更神奇的是,他夫人的头发也在这段时间里,像雨后春笋般疯长,如云般的发髻乌黑发亮,整个人显得愈发妩媚动人。

毛公妻子的姐姐,嫁入了同村一户富人家,自那以后,整个人都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整天鼻孔朝天,觉得自己身份尊贵得不行。她丈夫呢,是个游手好闲的主儿,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啥正事儿都不干,家里的产业就像被大风刮似的,一天天败落下去。没几年,原本富裕的家变得冷冷清清,厨房里连个生火做饭的烟火气都没了。

有一天,她偶然间听说妹妹成了举人的妻子,这消息就像一记闷棍,打得她心里“咯噔”一下,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想着自己如今这落魄模样,再看看妹妹的风光,她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惭愧和不安像潮水一样把她淹没。从那以后,要是在路上碰到妹妹,她就跟见了鬼似的,赶紧扭头就走,生怕被人看出她的狼狈。

日子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谁能想到,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她那不争气的丈夫,竟然一命呜呼了,家里彻底没了顶梁柱,这下子,家道更是一落千丈,破败得不成样子。可就在这时,又传来一个让她更加崩溃的消息——毛公高中进士啦!这消息就像一把盐,撒在她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心上。她又气又恨,觉得自己的人生怎么就这么倒霉,一咬牙,愤而削发为尼,跑到尼姑庵里去了,想着眼不见为净,躲开这纷纷扰扰的尘世。

时光飞逝,毛公一路高升,最后官至宰相。衣锦还乡那天,场面那叫一个热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乡亲们都挤在路边看热闹。姐姐在尼姑庵里,心里也是五味杂陈,犹豫再三,还是派了个女尼徒弟去毛公府上拜见问候,她心里想着,说不定妹妹和妹夫念着往日情分,能给点馈赠,也好让自己在这尼姑庵里过得舒坦些。

女尼到了毛公府上,毛公的夫人热情地接待了她,又是端茶倒水,又是嘘寒问暖。临走时,还送了她几匹绫罗绸缎,夫人怕姐姐生活拮据,还偷偷在里面放了些金子,可女尼并不知道这事儿。

女尼带着东西回到尼姑庵,兴高采烈地交给师父。姐姐打开一看,原本期待的脸瞬间拉了下来,气得直跺脚,大声嚷嚷道:“给我这些绸缎有啥用?还不如给点钱,能买米买柴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又用不上!”说完,就打发女尼把东西送回去。

毛公和夫人收到退回来的东西,都觉得奇怪极了。打开一看,发现金子原封不动地在里面,这才明白被退回的原因。毛公看着金子,忍不住笑出了声,对夫人说:“你姐姐连这一百多两金子都没福分消受,还想着靠我这个老尚书?”说着,毛公拿出五十两金子,递给女尼,笑着说:“姑娘,把这些拿回去给你师父,就说这是给她做日常用度的。给多了,怕她福分浅,承受不住。”

女尼回去后,一五一十地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师父。姐姐听了,默默低下头,心里一阵叹息。回想起自己这一辈子,做的那些事儿,真是稀里糊涂的。她忍不住想,人生的好坏选择,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由不得自己吗?

再说那王舍人店的店主人,倒霉透顶,被卷入了一场人命官司,关进了大牢。毛公得知后,念着当年店主人的热情款待和那神奇的梦,四处奔走,极力为他辩解。毛公凭借自己的人脉和智慧,在公堂上据理力争,终于让店主人免了罪。店主人从大牢里出来,对着毛公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下,感激涕零,嘴里念叨着:“毛大人,您可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这事儿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对毛公的义举赞不绝口。而毛公的故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曾经看不起毛公的人,如今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异史氏说:“张家原来的墓地,竟是毛家的风水宝地,这事儿已经够稀奇古怪的了。我还听说,当时的人都打趣说‘大姨夫成了小姨夫,前解元成了后解元’,这些事儿,哪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狡猾的人能算计得到的呢?唉!这苍天的道理,一直以来就难以捉摸,可为啥到了毛公这儿,上天的报应就这么灵验呢?”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