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朱日和阅兵有多震撼?战士们以战斗姿态阅兵,不踢正步,穿戴作战装备。曾经有外国记者总结了, 我军最可怕的两个时刻, 一是当发言人说出了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 对此傅作义、越南、印度等纷纷表示赞同。】
【二则是当我们不走正步阅兵的时候。因为这代表着如果接下来对方还不收敛的话,那么我军战士们会毫不吝啬的让其明白真理是什么,就像2017年的朱日和。】
“朱日和,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对于这个陌生的词,有人不解的问道。
“这明显是地名啊”。
陈勇也意识到好多人不太懂这个词,就简单的说了一句:“朱日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朱日和镇。蒙语地名汉字化”。
天幕下,刚才还不太懂的人一下子明白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哦,我还以为是诛日核,打小日子呢,理解错了”。
此人说完,旁人大惊:“听君一句话,突然发现这个解释也挺合理的哈”。
“我也赞同,太核理了”。
元朝,忽必烈听到这个词,问道:“这个地方有什么特殊吗”。
下面的人在得到允许后,经过讨论,得出:“回陛下,此地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包括沙漠、草原、山地、沟壑等,后世作战武器多种多样,应该是方便训练”。
“后世全是各种铁车,没点地方还真施展不开了”,沉吟片刻,忽必烈感慨道:“这民族融合的真彻底啊,真就成一块了”。
明朝,明太祖朱棣:“后世居然把军营放草原了”,他以为在北边守边疆已经都厉害了,这直接放内蒙古,方便练兵还能看着那个脱离出去的蒙古以及再往北的那些。
【那一年6月18号, 西南某咖喱大国的部队突然越过国界, 进入我洞朗地区内,并与我方发生相持,一场剑拔弩张的对峙事件就此拉开。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本着和平谈判的态度,试图通过外交来解决争端。并且还善意的提醒其要吸取历史教训。】
【但对方仿佛是不吃咖喱,改吃滚刀肉了。不管啥好赖话都听不进去。 其国防部长还公开挑衅,俺已经不是1962年的了,并不断往前线派遣军队吗,大有不服就来干我的架势。】
【你们看看这阿三,啥叫记吃不记打呀, 啥叫好了伤疤忘了疼呀。 你不是1962年的你了, 我他喵的更不是1962年的我了, 看来我们非常有必要帮助其找回曾经的记忆了。】
刚说西南某咖喱大国,人们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直到看到阿三,才想起来,“呦呦哟,这是忘了新德里怎么来的啊,这要是开打了,以后首都叫啥?”
“那自然是新新德里啊”。
“叫三德里吧,反正是第三个首都了,正好名字又带个三”。要说打其他的,人们或许还是担心,但要说打阿三,那几十年前就有案例,完全不带怕的。
【于是就在7月30号这一天,,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内我军展开了首次沙场阅兵, 和以观赏性为主的天安门前的走正步阅兵不同, 这次阅兵主打就是纯威慑的实战。】
【包括陆军、 海军、 空军、火箭军四个军种,共1.2万受阅部队全部按照临战状态编组, J20、99a主战坦克纷纷亮相。近600台各式地面武器,129架战机陈列沙场。这些阅兵装备可都是现役装备, 红旗各型号的防空导弹,甚至df31AG战略核导弹等准备都拉出来溜溜了。】
【现场没有军乐团和合唱队,也不搞群众性观摩,标兵也不穿礼服而是穿上作战服,就连阅兵开始前的航拍集结镜头都有种奔赴边疆战场杀气腾腾的感觉了,画面烟尘滚滚, 威武雄壮。】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见此震撼人心的场景,念出了自己的新做。
“点兵朱日和,三军齐振奋,壮哉”。
【整个阅兵过程中,最震撼的就是全军不走正步,而是跑步就位。兵到一万无边无沿,兵到十万彻地连天。 这么多人整齐跑步集合, 即使不拍那些重型武器,这满满的压迫感也让我只看到了满屏密密麻麻的真理两个字。 这要是放到古代光看到这军阵, 对方就胆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