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你确定没说错?半年就能长到两百斤?(1 / 2)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首页

第168章 你确定没说错?半年就能长到两百斤?

现在听到李书记的话,苏文宸想了想说道。

“书记,我是这么想的,现在我们鸡场这边,年后会继续扩大规模,大概按照每月扩建一个鸡舍的速度,逐步的增加规模,明年一整年的目标就是扩建到五万只产蛋的母鸡。”

“这方面基本不需要市里太多支持,只需要按部就班稳定发展就可以了。”

“我们另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培育一批咱们本地的优秀猪种,去沪市那边把他们那边白猪的猪种借回来。”

听到苏文宸明年居然打算去养猪,李书记有些疑惑。

毕竟今天送的大棚蔬菜,他还以为明年对方打算大力发展这种大棚蔬菜,让他给鸡场那边多批一点地呢。

而且他也确实觉得栽种这种大棚蔬菜,还是有前景的!

所以直接不解的问道。

“你们不打算发展这种大棚蔬菜?我看你们今年你们种出来的蔬菜不是挺好的吗?是有什么困难吗?”

苏文宸点点头。

“大规模种植,说实话现在还是有难度的,一个是塑料薄膜比较难弄,这种石化相关的原材料现在还是比较稀有。”

“再一个就是种植成本比普通种植要高,我们今年的就两间大棚,一亩地就用了差不多五千多斤由鸡粪发酵制作的农家肥。”

“如果大规模种植,目前我们鸡场产的鸡粪,远远不够使用的。”

“大棚种植跟露天种植不一样,如果不用大量的使用农肥改善土壤结构,长时间大批量种植差不多类型的蔬菜,很容易让土壤板结。”

“所以我的想法还是先发展畜牧业,这样也会产生足够的肥料反哺农业。”

“另外,我也觉得咱们市里的工人们,目前对于肉蛋奶的需求要高于反季节蔬菜这种东西。”

听到苏文宸这话,李书记也频频点头。

“市里现在对于肉蛋类的生活物资确实要比蔬菜紧缺。”

“前些年一直都在闷头发展工业,忽视了畜牧业这块的发展,导致现在市里不少职工家庭,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东西。”

“现在是时候得补上这块短板了,不过猪种怎么还要去找沪市那边借种?这能适应吗?”

苏文宸摇了摇头。

“不管能不能适应,我们都准备去试试,那种白猪是国家引进的种猪,只有几个重点种猪试验场才有猪种,要不是我们搭上沪市农场那边的关系,这猪种还真不好借呢!”

“听说这白猪,半年就能达到两百多斤的出栏标准,就是瘦肉比较多,不过由于出栏速度快,就算瘦肉多也比较合适。”

苏文宸这话一出,李书记听的都有点发蒙,今天他怎么净听些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

“你确定没说错?半年就能长到两百斤?”

“真要是半年就能出栏,别说瘦肉多了,就全是瘦肉那也合适啊!”

苏文宸听到这话顿时语塞,想啥好事呢还全是瘦肉,一点脂肪没有那猪就是天天健身也不行吧!

不过还是解释道。

“李书记,这猪种听说是农业部几年前引进的猪种!不过这猪也没有那么容易养,不然早就推广开了。”

“我听前进农场那边人说,这猪种引进回来培育杂交了很多代,还是只能在照料细致的种猪场里生活呢。”

“所以我们就算引进回来,也要慢慢跟本地猪种进行培育驯化,其他具体什么情况现在也不知道。”

对苏文宸来说,黑猪去借种回来的杂交品种,能不能继承白猪那种出栏快的特点,他现在也不清楚,自然也不会说什么特别确定的话。

李书记点点头。

“就算回来慢慢驯化,也要借种回来,别说提前一倍的出栏时间,就算提升一成的时间也是划算的。”

“这样,人家农场那边如果有什么要求,你们达不到的可以跟市里这边说一下,能支持我们会尽力支持。”

“还有既然你们现在正在发展期,利润就不用上交给县里了,到时候我跟蓝水县那边谈谈,给他们调个别的产业过去。”

对于李书记来说,他现在发现好像蓝水鸡场虽然新建,好像发展潜力要大的多。

一开始他以为是蓝水鸡场也跟石泉那边一样,毕竟市里给的支持都是一样的。

可是这才半年,这边两边给的答卷就截然不同。

一边要扩大规模,一边却半死不活。

而且蓝水鸡场,这边还能自己跟沪市那边的农场搭上线,搞到农业部引进的猪种,虽然他不清楚苏文宸到底走了谁的关系。

可是这无一不说明,这绝对是个人才。

苏文宸听到明年的利润,居然可以不用上交,全部都可以用来进行维持鸡场的发展。

顿时有点不敢置信。

“李书记,明年我们鸡场的利润可以自己支配?”

在这年代国企是要上交利润的,除了预留出工资和员工福利之外,每年的大部分利润都是要全部上交的。

当然这种情况下,工厂发展需要采购的生产线或者各种设备之类的,也不需要自己掏钱,打报告让上面帮你协调就行了。

所以对苏文宸来说,明年场里的资金可以自己动用,就要方便太多了。

毕竟很多东西你打了报告,一旦不是急需上边也不会立刻批给你的。

肯定不如自己采购来的速度快。

李书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