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割让济南
靠着“丰年预贡”这项政策,隆庆帝成功筹措到了足够的钱财,充实了国库。
但在用这笔钱财支付完了各方的军费之后,国库却又重新回归了赤贫的状态。
对于山东区域的灾情,朝廷依然拿不出钱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隆庆帝试着将“丰岁预贡”的政策推行至全国,之前这一政策只是在直隶周边的几个省份实行,因为这几个省份距离京城较近,实行起来也比较方便。
如今该政策改为全国推广,想来其收入必然倍增。
只不过全国推行的话,政策想要见到成效还需要一些时间。
而眼下山东的灾情却明显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这几日,隆庆帝愁容满面,夜不能寐。
眼看十月将尽,山东秋收已经结束。
收成就不用说了,玉米大豆尽皆被洪水冲毁,受灾严重的地方折损率将近十之八九。
秋收后不久就要入冬,山东此时无丝毫储备之粮,百姓得不到救助,势必发生动乱,甚至有可能因此而爆发起义。
淮州的淮阴贼还未能平定,若是山东再爆发起义,那大熙的社稷……
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朕如此贤明,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过古话说的好,当贤明的君主遇到忧愁时,总会有忠臣的臣子在恰到好处的时候为其进行分忧。
面对隆庆帝的忧愁,大熙一品大员、内阁大学士、军机重臣、兵部尚书、郭白郭子升,来了!
郭白道:“陛下勿忧,山东灾情臣有办法解决!”
隆庆帝闻言,犹如溺水之人抓住稻草,一把抓住郭白的手,道:“有何良策,爱卿快快教朕!”
郭白说道:
“陛下,如今之危机,不过是国库空虚,难以解救山东灾情。然山东之土是陛下之土,山东之民是陛下之民,陛下若放任不管,恐惹天下非议,日久必生变故!”
隆庆帝连连点头,道:
“正是如此,不知爱卿有何妙计,可解此困局?”
郭白道:“陛下可知借贼抚灾之计?”
隆庆帝疑惑的道:“借贼抚灾,此为何意?”
郭白解释道:
“淮阴贼方永野心勃勃,陛下曾封其为永淮公,许以贵女联姻。如今山东遭灾,陛下无力治理,何不一纸诏书,令淮阴贼代而赈灾!”
“如此一来,上可安定山东之民,下可削淮阴贼之粮草实力,待来年朝廷养精蓄锐,一鼓作气,南下平贼,岂不是更加顺利?”
隆庆帝听了,若有所思,可是仔细想了想,却又摇头。
“爱卿,此计虽好,可那淮阴贼素来狡诈,其虽然名义上称臣纳贡,但实则却是割据自治,朕之诏书,于他无用啊!”
郭白笑道:“陛下,古人有云,虽力不能制,然可以利诱之啊!”
隆庆帝问道:“爱卿之意是?”
郭白道:“淮阴贼贪婪无度,陛下只需许以小利,其必中陛下之计。”
隆庆帝闻言,思索了一番后道:
“那朕许其金银财帛以诱之?”
郭白摇头道:
“今陛下之财救山东尚且不能,更遑论引诱淮阴贼寇?”
隆庆帝闻言有些尴尬,但仔细想一想,事实确实如郭白所说。
自己的钱连救灾山东都不够,淮阴贼又不傻,怎么可能因为那么一点钱财就帮自己救灾。
“那,朕许之以美女佳人以诱之?”
郭白仍旧摇头。
“虽传闻淮阴贼首领方永性好女色,然美色者,小利也;社稷者,至重也。大事面前,陛下须当以重利诱之,方可成功。“
隆庆帝闻言后,犹豫许久,方才开口。
“财色皆不能诱,难道要朕封其为王,赐予节钺,方能诱其为朕所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