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6章 交谈,承包电器厂(1 / 2)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首页

第336章 交谈,承包电器厂

一汽造车厂,现在所有车间已经热火朝天的工作起立。

之前不敢生产,怕生产了卖不出去,所以大部分车间都是半停工的状态。

但现在不一样了,外贸部已经将外销创汇的订单通知了一汽造车厂,在消息传开后,还有一些单位想要订购汽车的,电话源源不断的打进来。

都被一汽造车厂记下,几乎每天的订单都在增多。

现在杨田兵这个厂长,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开工。

今天周丰年来厂里视察,杨田兵听到消息后,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过来陪同了。

周丰年刚刚进厂没多久,便看到杨田兵小跑过来,不由笑着说道:“田兵同志,我就是随便逛逛,看看厂里的机器人车间的进度.”

机器人研究所想要推广发展,必须要许多的实验以及数据支撑,国内有大型生产车间的工厂都适宜建立机器人生产车间。

让一汽造车厂建无人生产车间,也是周丰年的一点小心思,他还兼着机器人研究所的所长,得帮机器人研究所谋点好处。

机会难得,每次都不能放过。

“我那边也没什么事,刚好打算在厂里逛逛,督促一下生产的事.”

杨田兵笑着说完,又凑到周丰年耳边低声说道:“领导,我又打听到一批‘山货’这次不是很贵,都是便宜的,到时候我让人”

“田兵同志,一次就行了,不用每次都这么搞。”

周丰年摇头说道:“相比于人参这些,我现在更希望你能带领一汽造车厂成为‘东北标杆’,我看得出你是一个有抱负的同志。

要是能做到这一步,以后说不定你还得喊我丰年同志”

能这么喊他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级别,周丰年这句话基本上算是说明白了,杨田兵要是将一汽打造成东北标杆,那未来十年内,就有可能跟他一样。

未来十几年,干部年轻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等等几个问题,都让杨田兵给赶上,他还真有这个机会。

前提是让一汽造车厂成为东北标杆,而不是一个省的标杆。

毕竟周丰年没来之前,一汽造车厂已经是本省的标杆工厂了,几百家配套零件工厂指着一汽吃饭。

“领导,我肯定会努力的!”

杨田兵听完周丰年那番话后激动的不行,要真有那么一天,他也可以圆满的退休了。

表态后,杨田兵又低声说道:“领导,那些山货买都买了,一共几百块钱.要不你先拿回去?等回去了再寄钱过来。”

几百块是打了一个折扣的,原价收的都上千块了,杨田兵知道周丰年买东西必须给钱,为了表达感激,就少说了不少。

“.那行吧,买了也不能浪费,给我带走吧。”

周丰年说完,指了指机器人生产车间、示意去那边看看后,又继续说道:“工人利益也别忽略,这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

“领导,你放心,神州计算机厂珠玉在前,我们怎么可能不学习呢。”

杨田兵连忙说道,虽然汽车和计算机的利润不是一个档次,做不到像神州计算机厂那样大批大批的建福利楼。

但该给工人的好处,杨田兵一个都不会落下;他这段时间跟在周丰年身边,知道这位比较看重工人利益。

听说神州计算机厂的福利楼是最难走关系要到的筒子楼,就和周丰年有关,这位下了死命令,筒子楼只能给工人和技术人员。

“还有机器人车间,这个我有一点小心思,能让机器人研究所发展一下,不过确实能提高生产效率,空出来的工人可以实行轮班制,这方面你们看着安排”

杨田兵点头道:“是,领导,我知道了。”

“之前领导给我打电话了,等年底汇总报告做完后,我也该回去了。”

周丰年突然说出这句话,让杨田兵心中一惊,随后便有点舍不得。

杨田兵惊愕道:“啊?这么快。”

虽说周丰年管的比较多,但只要不违法反击,根本没什么影响。

而且周丰年在一汽造车厂的好处,真是肉眼可见;技术革新,生产流程优化,市里一路开绿灯反正杨田兵是真舍得不。

这就是一尊大佛,靠近了都能沾点‘佛光’!

“这算什么快的,当初本来就计划四五个月的,结果出发前又接了一堆任务,要不是整个市属工厂的改革,我早该回去了..”

周丰年摇头道:“那边还有一堆事呢,都积压着等我回去处理。”

政务上的事可以交给别人,但技术问题的事只能他去解决了;这东西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杨田兵心中算了算,年度产值报告这几天就能汇总出来,算下来也没多长时间。

“那领导,到时候我给你摆一桌送行宴.”

“算了,别搞那个了,你们厂现在又没多少钱,好好发展就行.”

周丰年拒绝说道,主要还是本地没什么好吃的,一些特色美食他都带家人吃过了。

要不然就随便吃点,要不然就吃最好的,周丰年也不怎么喜欢带喝酒的聚餐,所以这种事能推就推了。

随后两人逛了一遍正在建设的机器人车间,周丰年又叮嘱了一些注重科技革新之类的话后,才离开了一汽造车厂。

——————

“什么?你不参加工作分配了,为什么?”

清大学校,计算机院的罗主任听完周显阳的话后,激动的都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

“显阳同学,分配工作可是国家政策,不单单是咱们学校的事,还得和各地单位统一调配,这可是项大工程”

这句话确实,刚刚高考没几年,大学生还算宝贵。

有关系且表现好的,不是留四九城就是各地比较好的单位。

没啥关系的可能就去比较偏远的地方报道,帮助落后地区补充人才.

周显阳这样,将来估计就是各个部门历练一圈,然后再慢慢提升。

“主任,你别急啊,我知道这事不小,所以我这不是提前和你说了。”

周显阳连忙安抚说道:“要是明年分配名单下来了,那时候说确实有点晚,但现在距离分配不是还有好长时间吗,我没那个意思,是不是能直接不报我的名字?”

现在的大学生分配还是高度管控,要是周丰年打声招呼也能办到,他这是提出名额,又不是加塞一个名额。

但周显阳那会忘了和自家老爸说,现在又不想事事麻烦他,所以就直接来找学院主任。

不过在学院主任看来,周显阳这番行为是对自身能力的一个极大浪费,虽然周显阳平时被调侃成‘周教授之子’,但这是别人羡慕他起的诋毁称号。

周显阳在他们学院,可是标准的年级第一,而且还经常带领贫困学生赚取生活费。

这样的人,基本上必定是各个部门争抢的对象,尤其是他的父亲还是周丰年.抢过去打好关系就是示好。

“显阳同学,你还是再考虑考虑吧,你这个情况,就算毕业后稍微破格一点.都有可能。”

学院主任开口劝道,每个学院的优秀毕业生都有照顾,毕竟一个学校才几个?

一般的大学生参加工作,打底五级办事员,但要是推荐优秀的话,三级都有可能。

有些地方干部少,去那边能破格提升。

“不用了,主任,我已经想好以后怎么发展了,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是为人民服务。”

周显阳态度坚决的说道:“你还是帮我办了吧,不然毕业后把我分过去,我也是办停职留岗,还绕一圈子。”

“你好吧好吧,你本人强烈意愿,我就帮你申请一下。”

学院主任无奈,只好帮周显阳申请取消毕业分配。

取消也是一个麻烦事,大学生是国家重要人才资源,四年的补贴不是白领的,不能培养你了然后说不干就不干了。

一般都不准通过不过周显阳这边应该没问题。

等这个消息在清大计算机院校传开后,周显阳已经离开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