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景耀十五年冬月的最后一天。
清晨,红日初升,久违的晴日终于出现,连带雪地里也开始泛起一层红晕。
经过一夜的喧嚣,唐州城再次陷入安静。
唐州百姓虽然不知昨夜具体是怎么闹腾起来的,但却猜到唐州城可能换主人了!
原因是他们今天在门缝里已经看到,无数穿着红袍的军卒,正在大街上四处巡视。
“这些红袍兵是哪儿来的?怎么以前从来没见过?”
“嘁!大男人穿一身红袍,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路数。你看着吧,这些人肯定在咱们这里待不了多久!”
“这支军队有些意思,居然人人都能着甲,看来不是个好相与的。”
……
靠在门板后面偷偷观察的人很多,但能够看出一些门道儿的人却很少,其中就有陆恩同。
自从几个月前,他在城门口犯下重大过失,使得知府夫人丧命当场,就直接被赶回来的刘鹤一撸到底,再也不受重用。
后来又因为刘象先兵败的事情,再次被刘鹤拎出来狠狠教训了一通,原本刘鹤还想弄死他,但却被其他一些将领劝止了。
“没想到,我还因祸得福,白捡了一条命!”陆恩同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更没想到,当初的那拨小贼,竟然能够在几个月间就做大到如此程度!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看情况,刘家父子这次是彻底垮台了,也不知道这个叫行军司的队伍里,有没有当初的那批人?他们会不会记仇?
如果这些人还算讲理的话,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毕竟,当初自己也是职责所在,更何况,也没能把他们怎么样!
但如果这些人记仇,那自己恐怕就得尽快寻找脱身的法子了,怎么也不能把自己的安危,全都寄托在别人的厚道上吧?
不说陆恩同在自己的小屋里如何纠结,咱们只说郭绍这边。
“白大哥,你做得不错!尤其是派兵占据武库,更是弥补了我巨大过失!该给你记一功!”
郭绍拉着白老虎的胳膊,将他引到自己军帐内的火炉旁。
“至于刘鹤,让他这么痛快死掉,真是便宜他了!那个陈九良,更该死!居然还想登我行军司的船,没门!”
郭绍说到最后,又开始愤愤不平起来,虽然他对为原主报仇的想法没那么迫切,但顺手的事情,肯定也愿意做了。
一死一逃,可真把自己架在这里了。
死了的,就不说了,自己总不能鞭尸吧?但已经逃了的刘象先,看来还是要追一追的,免得外人说自己薄情,不晓得为父母报仇!
“都尉,陈九良确实该死,但他是主动投降的,如果咱们把他杀了,会不会对咱们将来有影响呀?”
白老虎一边烤火,一边向郭绍问道。
郭绍早就知道白老虎想的事情比较多,但对他居然能想到这一点,很是惊讶。
“是啊!如果直接将他杀了,以后不知还会有几人愿意投降?但如果放了他,我又担心放虎归山,该怎么办呢?”
郭绍若有所思,眼光不由自主的瞥向帐外。
对于怎么处置陈九良,他其实已经打定主意,今天他之所以还留在军营里,那是因为,他正在等一个人。
据内卫禀报,那个人后半夜已经带兵入城,也参加了后续的镇压行动,算算时间,这个时候,此人也该过来见自己了。
白老虎见他心不在焉的,时不时还瞥向帐外,心思玲珑的他,哪里还不知道郭绍在等人!
“都尉,城内方才清静下来,我担心弟兄们会犯错误,就不在你这里多留了,你如果没有其他吩咐的话,我这就回去看看。”
郭绍闻言,对白老虎抱拳道:“麻烦白大哥了,军纪这方面还要你多多费心,咱们行军司能不能在唐州待下去,就看你的了!”
“都尉放心,我老白义不容辞!”
“好!有你在,我当然放心!去吧!”
白老虎走后,郭绍要等的人很快就到了。
接到士兵的通报,郭绍在帐内的书案后长身坐下,然后从衣袖里取出一本书,开始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