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阴桩密码:印刷机下的三十年亡魂(1 / 2)诡案密档首页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青墨。本章内容是根据江西新余市网友投稿的亲身经历整理而成。

那是我大学刚毕业的夏天,为了准备考研,我选择留在新余高专的旧校区附近租房。孔目江边的老城区总带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尤其是雨夜,连路灯的光都被雾气晕染得模糊不清。我租住的房子位于一栋上世纪80年代的红砖楼里,楼道里贴满疏通管道和开锁的小广告,墙皮剥落的地方露出暗红色的砖块,像干涸的血渍。房东是个寡言的老太太,签合同时只提醒了一句:“夜里听到什么动静,别开门。”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老人家的迷信,直到那个雨夜。

凌晨两点,我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那声音像是有人用指甲刮擦木门,又像是拖拽重物的摩擦声,从楼道深处传来,时远时近。我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柱扫过门缝时,一道黑影“唰”地缩进角落。冷汗瞬间浸透后背——那绝不是野猫或老鼠能有的轮廓。

第二天,我在楼下的早餐店打听,老板娘压低声音说:“这栋楼以前是校办印刷厂,90年代出过事……有个女工夜班时被机器卷进去,尸首都没找全。”她指了指天花板,“你住的四楼,就是当年的车间。”

事情开始变得诡异。

书桌上的水杯总在深夜莫名移动位置,窗台的绿萝无风自动,甚至有一次,我分明记得锁了门,回家时却发现门虚掩着。最离奇的是某天清晨,我在卫生间的镜子上发现一串用血写成的数字:106。血迹未干,顺着镜面缓缓下滑,像一条蜿蜒的赤蛇。

我报了警,但民警检查后认定是恶作剧。“可能是房东的孙子调皮。”他们敷衍着,但我清楚,房东的孙子早在三年前就车祸去世了。

为了查清真相,我联系了校史馆的管理员。在一摞泛黄的档案里,我找到1994年《新余日报》的剪报:“校办印刷厂女工离奇失踪,疑似卷入设备事故,现场仅发现断指三根”。报道旁附着一张照片,失踪女工叫周慧兰,21岁,齐耳短发,嘴角有一颗小痣。

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档案中的手写备注:“周慧兰失踪前一周,曾向同事透露自己‘被跟踪’,并在车间黑板上反复书写‘106’。”

当晚,我决定冒险探查楼道的106室。

那扇铁门锈迹斑斑,锁孔里堵着水泥,显然多年未开启。但当我将手电光对准门缝时,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门内传来指甲抓挠金属的刺耳声,间杂着女人压抑的呜咽。我浑身僵直,转身想逃,却听见背后“咔嗒”一响。

门开了。

106室内堆满废纸箱,中央立着一台老式印刷机,齿轮上沾着黑褐色污垢。手电光照向机器底部时,我差点尖叫出声:一截森白的手骨卡在转轴间,无名指上套着枚银戒指,内侧刻着“ZHL”——周慧兰的缩写。